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期货 >

和合期货|国债正式纳入三大指数,中国债市利好,城投债仍有机会

  大众财经网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发布时间:2021-04-07 16:11:47


 北京时间3月30日早上,富时罗素确认将中国国债纳入其世界国债指数(WGBI),权重为5.25%,将在36个月内分阶段纳入,自今年10月29日开始生效。

这是继中国国债在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万亿资金即将进入中国债市。和合资管认为,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2021年的中国债市值得期待。

外资进入中国债市势头不减

根据中国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截至2020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持有的中国债券达2.8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2020年一年内外资净增持了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债券,这个规模和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26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20年,境外对中国债券投资净流入1905亿美元,增长86%;股权投资净流入641亿美元,增长43%。和合资管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人民币的稳健政策,在此前的全球债券抛售潮中,中国债券市场抵御住了冲击,迎来利好形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日驱完善,债券种类日益丰富,和合期货预期,未来全球增持中国债券的比例还将有很大上升空间,中国债券市场的各类产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迅猛


1954年,中国推出了第一批主权债券,到1983 年,国有企业发行了第一批企业债券以支持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首次出现了信用债。之后,各种细分的市场开始扩大规模,并向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各种各样、不同期限的债券产品,包括政府债券和准政府债券、信用债券、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国债期货、绿色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其中,由财政部监管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迅猛,如今其规模已超过了主权债券市场,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

其中,城投债成为中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常青树。城投债的发行主体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即地方国有企业,主要是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行债券。城投债以融资为发行目的,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因此城投债也被视为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有政府信用做背书。

近几年,国家对城投债的担保形式做出了调整,一方面加速了城投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留下资质好、评级高的城投公司,一方面促成了城投主体形成自身的担保体系。根据行业研究,截止2020年中,14%的城投公司对其子公司或其他城投公司发债进行担保。在产业主体给城投债做担保的情况中,以地方大型企业给地方城投发债做担保的形式为主。此外,还有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信用增进公司对城头发债进行担保,共计840多只,合计债券余额5600多亿,占有担保的城投债的一半。

和合资管表示,城投债的发行有严格的流程,不仅要满足相关主体资质,还需要三方审计机构、律师、评级机构出具相应报告,报地方发改委审批,经人民银行、证监会批准后,才能正式走分销和发行流程。如今存留下来的城投债券大多为评级AA+、AAA以上较高信用主体发行的债券,还款能力较强,资质较好。加上多维度的担保体系,有利于城投债在转型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投债仍有投资机会

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城投债余额为10.59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了17.63%,占全国信用债比重达27.44%。据机构预测,2021年预计城投债发行规模或在4.3至4.6万亿元之间,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资管认为,与其他投资品相比,债券投资胜在稳定,且风险较低,在权益类市场变动的一年,作为固收类的债券是良好的稳健选择。在方兴未艾的中国债市机遇中,城投债作为债券市场的常青树,在2021年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趋势。


2021年3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防范化解重大债务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并要求国务院国资委督促指导地方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该文件从监测预警、管控负债率、规范资金用途、防控债券违约等各方面提出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发行城投债的地方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


和合资管认为,总体而言,城投债在未来仍然在中国地方经济驱动发展过程当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同地区的城投债投资风险仍然存在差异,之前的永煤违约也体现出信用违约引发的区域系统性风险。为了减小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从地区发展的基本面、流动性得分、信用利差、存量债余额等方面对当地政府治理和城投公司资质进行具体分析,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做出理性的判断。

  • 来源:和合期货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