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产业 >

现代流通体系助攻 恒昌洞察新消费多重机遇

  大众财经网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发布时间:2022-02-22 18:02:28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研究制定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公布。作为现代流通领域的第一份五年规划,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了战略性布局、系统性谋划,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重点任务。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对此表示,国家积极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的新消费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公布的《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将从流通环境营造、流通空间优化、市场主体培育、现代化水平提升四个方向发力,即发展有序高效的现代流通市场,营造良好流通环境;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优化空间布局;培育优质创新现代流通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创新绿色发展,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众所周知,流通在国民经济循环中一直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发展前景看,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认为,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通过价值链、产业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与贸易强国建设。

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中国消费快速崛起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中国正在形成全新的现代流通体系,并基于此创新了消费促进机制。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流通、消费的深度融合,正为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新动能。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凸显出了战略层面的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推动新消费扩容提质,实现新消费加快发展。

首先,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可以提升流通效率。中国经济纵深广阔,在新发展格局下,生产与消费的规模、结构与时空分布将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变化为更广区域、更多主体加入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创造了历史机遇。但是,随着流通空间范围的扩大,商品和资源要素将可能更为分散,规模效益将会减弱。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体系对商品和资源要素的规模化组织优势,同时,推进区域间流通设施网络和组织运行方式协同发展。

以中国新消费品牌为例,其快速崛起的底层逻辑,一是中国日趋明显的消费需求升级,二是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而现代流通体系则成为了二者最强的纽带。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厂商的技术成熟和效率提高,使其开始有富余产能开放给新品牌和新品类生产线,而强大的流通体系为新消费品牌搭建了完整、稳定的履约路径。从新中式快餐到网红奶茶,借助流通体系,品牌与供应链形成深度绑定,将其重塑和打磨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可以降低社会成本。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体系在繁荣市场、扩大消费、服务民生和服务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带动了服务业恢复性增长。商贸流通的发展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和便利化的选择空间,也提高了商品交换的效率,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

从商贸流通的网络布局看,未来将更加注重与产业布局和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合理布局商品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重点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同时,实施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行动,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推动流通降本增效。从提升流通基础设施看,农村将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网络体系,企业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这些都将激发新消费背景下,中国下沉市场所蕴含的无限机遇。

据统计,中国下沉市场总人口约占总体人口的68%,虽然人群收入较低,但增速强劲,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已经连续11年超过了城镇居民。此外,下沉市场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居民可以有相对更多的消费支出,且下沉市场还处于普及型消费阶段,需要不断购置必需和次可选消费品。从数据来看,近几年,下沉市场的人均社会零售额增速一直超越一、二线市场,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指出,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纽带,从《规划》中不难看出,国家推动流通体系更好地与生产体系对接,构建新型产销体系,提高流通在供应链、产业链的地位,统筹推进流通高质量发展的初衷。反映到市场层面,则利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物流基建、不断在下沉市场掘金的全渠道零售以及日益崛起的新国货品牌。总而言之,国家政策给予了明确指向,建设好现代流通体系,将更好地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在中国经济成绩单上,谱写新消费时代篇章。

  • 来源:东方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