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尖端技术产业,半导体在近年来持续保持高热度。在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相关领域投资活跃,产量迅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达到3594亿块,同比增长37.48%。和合首创近两年积极布局半导体行业,已通过海望资本设立的有关基金投资半导体企业数十家,所投企业总估值超过300亿元。
我国加快提升半导体产业自给率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半导体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器件及传感器四大类。其中,集成电路是应用最为广泛、贸易占比最大的类别。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数据,2020年集成电路占全球半导体各类器件市场的82.03%,持续4年占比达80%以上。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大于3107亿个的出口数量,进口金额累计为4325.54亿美元,接近出口金额的3倍。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已经连续两年突破两千亿个,2020年增速高达近30%,但仍然无法弥补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巨大的需求缺口。
数据显示,我国芯片的自给率由2014年的43.5%增加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52.1%。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2020年,国务院出台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多项重要举措,从相关企业优惠政策、技术创新机制、资本带动作用等多方面着手,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
知识产权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成长
和合首创作为上海科创集团旗下的基金运营管理平台海望资本的股东之一,深度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疗等高新科技领域,在2021年入局多只投资基金,专注硬科技赛道。据媒体报道,2022年1月14日海望资本投资服务的翱捷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翱捷科技专注于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是国内极少数同时拥有全制式蜂窝基带芯片及多协议非蜂窝物联网芯片研发设计实力,且具备提供超大规模高速SoC芯片定制及半导体IP授权服务能力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一上市就受到投资人的广泛关注。
此外,根据清科PEDATA MAX数据,上海海望知识产权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慧智微电子、芯启源、格兰康希、稷以科技等数十家集成电路企业均已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完成了不同轮次的融资。其中慧智微电子已进行到Pre-IPO阶段,这家专注于多频多模射频前端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企业,已在全球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及规模商用,实现了包括OPPO、三星等国际头部厂商在内的数千万片规模出货,成为射频芯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资本市场助力半导体产业健康发展
由于疫情对于芯片生产的影响,近两年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半导体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资本大量流入。截至2021年底,A股半导体公司达到100家,其中近三年上市的比例合计达到46%。这100家芯片公司总市值高达3.38万亿元,其中9成芯片公司在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7成公司净利增长。除了在二级市场获得高融资,半导体行业的股权投资同样受到关注,近两年我国半导体一级市场投资创历史新高,国家和地方创投平台纷纷成立产业基金,直接参与集成电路的产业投资。
3月1日,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报告预测,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将在2022年增加24%,达到190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2019年增长86%。若2022能够达到预期数值,这也是自1993年至1995年以来,半导体行业首次出现连续三年的两位数支出增长。在和合首创看来,资本市场的进入能够有效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升级,尤其是产业基金的设立,可以真正参与企业的孵化、成长到成熟的各个阶段,对我国的优质半导体企业进行全周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从根本上推进半导体产业的自给化进程,最终实现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