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基金 >

理性投资,警惕社交媒体“炒股大师”骗局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时间:2025-05-12 10:21:01


导语:理财文化万里行,基金走进千万家。欢迎大家搜索【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关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解锁更多理财知识。

刷抖音时,“炒股大师”西装革履指点K线;刷微信时,“投资顾问”晒出月赚50%的收益截图;逛股吧时,“资深股民”热情分享“内幕消息”……在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这些看似专业的投资“干货”,可能正一步步诱导你踏入精心设计的骗局。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到来之际,我们来一起拆解骗局套路,送上实战防骗指南——理性投资,从识破“社交股神”的伪装开始。

81万元血案警示:当“炒股大师”盯上你的钱包

2021年2月,投资失利的李女士接到自称证券公司人员的电话,被拉进“金猪拱财财富分享66班”炒股群。起初,“讲课老师”分享股票知识、荐股,还分享直播间链接,称直播间由权威机构联合举办,授课老师是业界大牛。李女士观察后进入直播间。直播间里,“老师”常提及“恒信期货交易平台”App,课后“股友”纷纷“现身说法”晒盈利截图。李女士心动,添加活跃“股友”老曹私聊,老曹劝她先少投。李女士下载App注册并投入几万元,按“老师”喊单操作小赚一笔后深信不疑,后续共投130余万元。期间虽有赚有亏,但“股友”不断“鼓励”。待李女士盈利无法平仓想提现时,账户只剩9万余元,群被解散,“老师”“助理”“股友”失联,她才报警。

无独有偶,2025年4月17日,兰州城关区高新开发区居民李某刷抖音时被“炒股大师”视频吸引,扫码加微信后下载虚假“浙商汇金”APP。起初小额试水盈利提现,骗子马上以“多买多赚”诱惑其开通“VIP通道”。李某陆续转账81万,账户显示盈利至187万却无法提现,还被手续费、解冻费连环套路,积蓄被骗光。

此外,社交平台有大量仿冒知名游资的账号,多名网友轻信“假游资”直播或短视频内容,被诱导加入“内部交流群”。在群内,“证券公司人员”常常鼓吹存在“高速通道”,声称借助此通道能快速获取高额收益。深圳的一位王小姐就被“假游资”的“高胜率战法”吸引,加入微信投资群,按“老师”指引在第三方平台转钱“布局牛股”,最终被骗35万元。

这些案件撕开一个残酷真相:当你盯着骗子画的“收益饼”时,他们盯着的是你的“本金”。在此提醒投资者,面对网络投资诱惑,务必保持警惕,避免陷入骗局。

三大致命套路:看骗子如何给你“洗脑”

套路一:制造“暴富焦虑”,用人性弱点开门

“普通人如何用5万元本金3个月赚到100万?”“AI量化策略胜率98%,每天稳赚2%!”骗子深谙投资者对“快速致富”的渴望,通过三大手法制造认知偏差:

①视觉欺骗:用专业演播室背景、豪车名表镜头、虚假交割单截图,营造“成功人士”形象;

②情绪煽动:强调“下一个暴富机会就在眼前”“错过这波再等十年”,激发“错失恐惧症”;

③幸存者偏差:只展示盈利案例,绝口不提亏损风险,让投资者误以为“自己就是幸运儿”。

套路二:构建“专业人设”,用虚假背书锁心

为了让骗局看起来“正规”,骗子会编织三层“信任铠甲”:

①身份包装:自称“前券商首席分析师”“私募操盘手”,伪造执业资格证书(可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一键验证真伪);

②内容种草:发布“K线分析”“政策解读”等专业内容,甚至制作长达1小时的“投资课程”,用碎片化知识伪装成“行业专家”;

③社交渗透:通过“熟人推荐”“社群裂变”扩大影响,比如让受骗者拉亲友入群可“减免手续费”,利用人际信任降低警惕。

套路三:设计“收割流程”,用连环陷阱封口

当投资者进入“信任期”,骗子会分三步完成收割:

①小额试水放长线:初期让投资者小额盈利并提现,营造“平台正规”假象;

②高额回报诱加码:声称“独家内幕股”“限时翻倍计划”,要求集中资金投入,此时后台数据已被操控,显示“盈利暴增”;

③提现障碍终收割:或要求缴纳“税费”“保证金”,或直接冻结账户,甚至诱导投资者“借网贷补仓”,直至榨干最后一分钱。

理性投资三原则:打造防骗“金钟罩”

原则一:收益反推法——算清“不可能三角”

任何投资都遵循“不可能三角”: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三者不可兼得。当遇到“月收益20%无风险”的宣传时,只需做一道算术题:若投入10万元,月收益20%意味着年收益240%,想想就知道不可能;骗子承诺的“稳赚不赔”,本质上违背金融规律——连巴菲特年化收益也未超过30%,什么“大师”能带你月赚20%?

对任何投资项目,都应该先查历史业绩(需第三方机构审计),再算风险敞口。记住:真正的投资高手,从不靠“晒单”吸引客户。

原则二:资质穿透法——三步验证身份

①查资质:通过中国证监会官网“合法机构名录”,查询平台是否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正规机构编号可在协会官网查验);

②验平台:拒绝下载非应用商店APP(如“浙商汇金”类山寨软件),正规投资平台均需在工信部备案;

③核资金:所有资金交易应通过银行监管账户,直接转账至私人账户的必为诈骗。

原则三:反洗脑训练——破解三大认知误区

①拒绝“捷径心态”:删除“轻松致富”“内幕消息”类关注,真正的投资需要学习财报分析、行业研究等硬功夫;

②警惕“沉没成本”:发现平台异常时,立即停止追加投资并保存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APP截图),切勿因“已投入xx万”而继续补仓;

③善用“逆向思维”:如果真有稳赚不赔的方法,骗子为何不自己闷声发财?晒单背后,往往是“请君入瓮”的前奏。

特别提醒:警惕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个性化推荐”功能也渐渐沦为投资骗局的帮凶。当你曾浏览过投资相关内容,系统便会精准推送更多“炒股大师”的短视频,引诱你进一步关注;若你在投资群里抛出“如何选股”的疑问,很快就会有人私信你,声称“免费送牛股”。这并非巧合,而是骗子利用算法漏洞,对你展开的精准“捕猎”。

当你下次刷到“炒股大师”时,请记住:那些教你“快速致富”的人,往往想快速致富的是你的本金。守护财富的最佳方式,不是追逐下一个“涨停板”,而是筑牢心中那道“防骗墙”。

(案例来源:上海证券报、兰州公安、新民晚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该文章仅限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剪辑。

  • 来源:大众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