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了15年的老牌酒店——华住*近过的不太愉快。
作为市值一度高达128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华住在全球酒店行业享有盛名。但站的越高可能摔得越狠。
根据其2018年以及2019年*季度的业绩表现,多个核心指标下滑可能导致华住难以保持资本市场对他的良好印象。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且已经有黑马(比如OYO)杀出的情况下,华住需要找到其他可供其发展的空间,拉动利润增长,稳固资本市场的信心。
于是华住将目光瞄向了被称为酒店行业蓝海的中小单体酒店,但对于多年打造线下中高端酒店的华住来说,进军这一市场似乎并非百利无一害,华住此次酒店下沉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
华住酒店的新希望
华住酒店的中高端酒店战略似乎不灵了。作为市值曾登上全球第四的酒店企业,华住的传统经营模式似乎到了拐点。
今年3月,华住下发2018年财报,财报显示来自于租赁和自有酒店的营收为人民币19.422亿元,环比下滑5.4%;来自于加盟经营酒店的营收为人民币7.030亿元,较上一季度仅增长0.5%。这导致华住第四季度总营收环比下滑3.0%,收入规模降至26.833亿元。
更为严峻的是,华住酒店的入住率再2019年Q1季度的也出现下滑,从去年同期的83.7%降至80.6%。与此同时,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3.1%至1.06亿元。
中高端酒店的红利获取似乎遇到了瓶颈,华住需要新的盈利点来支撑市值。市场下沉成为*的途径。
事实上,早在OYO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华住就关注过中小单体酒店市场。但在整个社会提倡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华住还是将注意力倾注于打造中高端酒店。就在华住发力“高大上”酒店之时,“外来者”OYO却凭借被华住放弃的市场,在入华仅15个月时间就拥有10000家酒店,50万间客房。
这意味着,这一细分市场的大蛋糕被OYO彻底激活了。
为了能收复这块失地,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华住在今年5月战略投资H酒店,专注于中小单体酒店市场,就在这前不久,华住还推出酒店共享预订平台“一宿”,欲借此新品牌将更多中小单体酒店收入囊中,打造酒店业务的生态闭环。
但问题是,华住能否顺利在这片酒店蓝海中驰骋呢?
市场下沉的利与弊
从市场规模来,开拓中小单体酒店无疑是华住提高发展空间一个不错的方向。
《中国酒店产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酒店存量市场中有约92万家单体酒店,占比超过85%,可触达的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这也是铂涛、首旅如家、旅悦等各酒店争相入局的原因。
站在华住角度来看,除OYO以外,这一市场基本都是“新生代”,想要打开局面的阻力相对较小。此外,相比小牌入局酒店,华住的地位影响力反而更容易收割中小单体酒店。如果发展顺利,华住的市场占有量将获得极大提高,并在后期
帮助其实现利润增长。稳定其行业巨头的地位。
不过,就目前华住的发展策略来看,似乎已经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推出H酒店之前,华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专注打造中高端酒店,通过收取汉庭、全季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加盟商的加盟费实现盈利。但如今,华住画风一转,企图复制OYO模式,通过先补贴扶持,再与加盟商共赢的方式打造H酒店。这自然后引起部分加盟酒店业主的不满,并且已经有汉庭的加盟商提出异议。
不过华住似乎并不以为意,甚至把H酒店开到了汉庭附近,以同样的价位在同一地点互相竞争。为了市场下沉(打入中小单体酒店市场),华住不惜得罪酒店业务的中流砥柱,这样的牺牲是否值得实在难以辨别。
此外,华住推出的“一宿”也可能使其与合作伙伴OTA产生摩擦。
长期以来,单体酒店因其碎片化严重,重复率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由于连锁酒店加盟门槛高很难获得流量,而不得不与OTA形成依附关系。而聚拢其他单体酒店的“一宿”平台完成OTA化,就会极大分食OTA的市场。如今,华住、H酒店都在指望OTA为其导流,如果后期因为抢市场而翻脸,华住极有可能失去OTA的支持。
尽管华住对市场下沉信心满满,但其中利弊孰轻孰重,华住目前的判断也难言对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H酒店规模的壮大,遍布的H酒店将会加剧加盟商之间的矛盾,深处内忧外患的华住在进军中小单体酒店的路上走的势必不会太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