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的进步,又势必伴随着深刻的世界格局大洗牌。”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新能源革命之“风电”。
风电发展背景
碳排放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据数据显示,美国每人每年平均碳排放达22.5吨,全年达74.25亿吨;中国每人每年平均碳排放达6.5吨,全年达91亿吨。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是什么呢?化石燃料的燃烧。要想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或2℃以下,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燃烧化石燃料。
我国的双碳目标从自身看,是比较激进的;但对比其他发达国家,也留出了10年的空间。
数据显示,如果实现火电的清洁能源替代,则中国可实现“碳中和”目标30%以上。
风电作为最潜力的电源形式,具有天然绿色的属性,不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任何碳排放。如果用风电替代,则可极大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成长”属性凸显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研究院
纵观风电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2010年风电起步、2015年是初见成效达小高峰,2020年陆风平价+补贴带动装机量井喷。
2020年为陆上风电补贴最后一年;海上风电,2021年国补全面退坡,地补接力。
当前,广东、山东和浙江已推出地方性补贴。
过去每次风电补贴退坡都伴随着一次抢装,对后续几年风电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风电全面退补后,周期属性逐步剥离,成长属性逐步凸显,估值体系将向成长股靠拢。
截至2021年末,国内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28.5GW,占电源总装机比例为13.8% ,火电占比降至54.6%。2022年,全国风力发电上网电量6526亿KWh,占全国全部发电量的8.04%,成为国内的第三大电源。
数据来源:GWEC
目前,按存量看,中国海风、陆风装机容量都是世界第一;增量看,中国是最大的边际递增市场。
从某种程度上,我国已经抢占了此次“能源革命”的绝对先机。
装机潜力巨大
我国现阶段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3%,距离2030年的碳达峰战略目标25%,预计还需要年均新增约65GW。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风光大基地将成“十四五”装机主力,首批 100GW 已开工建设。3 月 12 日,新华社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四大海上风电基地。第一期装机容量约 100GW 的项目已有序开工,第二期约50GW已完成规划。
分散式风电(50MW以下)即将发力,“十四五”规模预计约 50GW。2021年10 月 17 日,118 个城市与 600 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发布了风电伙伴行动具体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 100 个县,优选 5000 个村,安装 1 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 50GW。
老旧风场改造带来的增量装机。基于风机使用寿命约 20 年的假设,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需改造置换机组约 20GW;若以 1:2 比例进行扩容,则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出现 20GW 的增量装机。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行业新闻整理
上一年招标量能够很好的反映当年新增装机量。上年招标量对应了当年的装机规模,对应了整机、零部件厂家的收入确认,较为准确地给新增装机提供跟踪。
“降本增效”平价是一切大规模商业化的前提。风电平价上网,简单来说,是度电成本低于传统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不需要国家补贴。补贴逐渐退坡之后,“降本增效”更是成为风电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命门。大型化和轻量化为风机带来单位零部件用量下降,提升发电小时数,最终降低度电成本。
资料来源:GE
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陆上和海上风机招标的功率基本分别都在4MW和8MW以上。
数据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2022年7月,安徽陆上风电主机首次出现4家企业风机机型叶轮直径超过200m,平均单机功率超过6MW,标志着大叶轮直径、大功率单机容量的大风机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大型化带来的降本增效,风电项目经济性凸显。陆上风电退补后仍然保持极高的项目收益率,各发电集团和产业链公司开发风电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跟随陆风,海风正在向平价进发
海上风电可利用小时数高、距离用电负荷区近,各省十四五海风规划对新增装机量形成保证。据统计,十四五规划预计带来超150GW海风增量。
以400MW容量、8MW风机的海上平价项目为例,根据2020年各省的燃煤上网基准价对其IRR进行测算,可以看到在目前较高的建造成本水平下,IRR相对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浙沪等地区,但距离实现平价尚需跨越较大的距离。
假设2022年、2023年各省的建设成本在平价压力下降低20%,之后每年按照4%的速度下降,考虑地方补贴政策,在电价不变的条件下,预计2022年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可实现平价上网,江苏IRR水平较高;
2023年,江浙沪及福建、广东五个重点省份IRR预计超过10%,山东、海南实现平价;到2024年,除广西外基本各大海风省份均可实现平价。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中国海上风电建设刚刚迈出第一步,深远海地区有近乎取之不尽的风力资源。随着海上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产业链上下游巨大的投资机会,正待发掘。
占比仍待提升
虽然风电已成为我国的第三大电力来源,把绿色的电力带进千家万户,但是从比例上看,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受益于3060目标的保驾护航和风电项目扎实亮眼的投资收益率双重加持,我们认为风电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保持不俗的增速,风电行业也必将涌现出一批带领全人类走向低碳生活的伟大公司。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非钧山资管官方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成绩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法规及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