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科技节上,一支由李冠霆同学带领的团队,凭借《睿伴银龄——独居老人智能“地空云”三维守护系统》项目引发广泛关注。该作品聚焦独居老人安全难题,融合毫米波雷达、无人机与云端AI技术,构建全天候立体防护网络,展现了Z世代对老龄化社会的创新担当。
“三维守护”破解居家养老痛点
系统通过“地面监测-空中响应-云端协同”实现闭环守护:地面毫米波设备可精准识别老人跌倒、突发疾病等异常行为,无人机5分钟内携带急救包抵达现场,云端则同步通知家属、社区及医院。团队负责人李冠霆介绍:“我们在养老院调研时发现,87%的意外发生在监护人视线之外,传统报警装置误触率高且响应滞后,这正是‘地空云’系统要解决的痛点。”
跨学科协作锻造技术温度
这支由李冠霆、李冠瑶、江佳颖、柯欣言、朱泽焜、梁圳铭、李明泽组成的多元团队,历时9个月完成技术攻关。队长李冠霆统筹算法开发,带领李冠瑶完成毫米波与无人机的信号抗干扰测试;江佳颖构建涵盖28种方言的语音数据库,确保系统适配地域性需求;柯欣言优化雷达算法,将误报率降至0.3%;朱泽焜设计的动态路径规划模型,使无人机在复杂城域中响应效率提升52%;梁圳铭研发的低功耗硬件模组,让设备待机时长突破72小时;李明泽则通过3D交互界面设计,让高龄用户实现“一眼看懂”操作。
从实验室到社会的创新跃迁
项目已在番禺区某老年公寓试运行三个月,成功预警11起潜在风险。78岁的独居老人陈伯感慨:“上次低血糖晕倒,无人机比护工早到8分钟,真是救命科技!”团队还与某医院急救中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通生命救援绿色通道。据悉,该作品团队已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
正如广大附中教科所姚海霞主任评价:“这群少年用硬核技术诠释人文关怀,在老龄化社会议题中展现了青年智慧。”这支平均年龄不到17岁的团队,正用“地空云”系统重新定义银发守护的边界,让科技真正成为照亮暮年的温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