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战场上,战备和战役相互关联,战备犹如军法,战役好似兵法,兵法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根之木,军法的存在提醒我们,不要以为仅凭兵法就能打胜仗,两者相乘才能够构成真正的战略。由于战备和战役两者存在异质性,要达成战略目的,必须有统合战备与战役的能力。
一直以来,西方思维方式注重必然性,强调严谨的形式逻辑,推导过程,因此西方人更擅长战备。由于中国近代教育受西方影响,课程设置大都采用分科教学等,所以在西方人擅长的战备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当代中国,随着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儒道佛等国学经典涌现在各大平台上,广泛宣传着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景。中国人长期以来,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兼有战役设计的智慧底蕴。
然而,西方人想要熟稔东方智慧,真正掌握战役的精髓相对而言更加困难,这主要源于文字、思维和核心范畴等三方面的差异。
文字方面,西方语言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非常强,句子层次结构清晰。而汉语,虽然也有语法,但是在逻辑性和严密性方面远远不如英语,方块汉字本身就要比字母要复杂,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凭借着默契去理解。比如《孙子兵法》中讲“故善战者,求之于势”,英文就有上百种翻译,但即使最有名的四个版本也没有一个版本把“势”字的要义翻译得精准。
在思维方式上,东方思维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逻辑和个体思维为特征。
在范畴方面,西方的中心范畴是“数”,西方从毕达哥拉斯到中世纪,数学始终都在发展中,希望通过抽象的“数”来把握世界;东方的中心范畴是“度”,是一个区间,具有弹性。
由于以上种种差异,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等难以被西方人真正理解,统合战备与战役的大任就落到中国人肩上。
过去几年,在君智谢伟山的带领下,君智团队成功协助数十家企业找准战略方向,优化战备结构,同时在战役设计上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
君智在战略诠释上体现出更大的敏感度与弹性。同时,君智谢伟山强调,倡导战略过程必须是理性和感性、科学与审美的双重组合,这种双重组合才能最终形成一种战略美学。
君智在实践中对战略的诠释,既注重必然与可见的部分,也对未知的、不可预见的、偶发性的事物留出足够的空间,保持思维上的更大灵敏度。
这种思维灵活性正是来自中国智慧。
此外,在服务企业过程中,要想在消费者心智中构建品牌壁垒,必须设计出直指人心的战略,构建稳健的战备基础,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蓄力引爆消费者认知并唤醒用户对美感的认知,最终实现品牌力的提升。
这样的打法也对战略顾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战略、战役的设计时要把握好四个平衡:科学与艺术的平衡、真理与美感的平衡、现实世界与心灵的平衡、理和情的平衡,不断提升理论基本功、实战基本功等。
通过君智战略方程这一形式,君智借此为战略做一个注解,架起东西方智慧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