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品牌 >

TCL:凡所有见,皆可超越

  大众财经网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发布时间:2020-07-24 10:51:13


 显示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观看世界的方式。从最初的CRT技术到LCD液晶显示技术,再到印刷式显示技术OLED或QLED,技术创新在显示领域每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和突破,所投射出的关于世界更加具体的、鲜活的、真实的影像,正在以水不争而利万物的姿态,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透过小小一方屏幕,我们见山海,见世界,见自己。

我们是不满,我们希望这个屏幕更大一点、再大一点,希望视听效果更逼真一点、再震撼一点,甚至希望这个屏幕是智慧人性、懂我们所思所想的,是美观时尚、彰显品位和潮酷个性的。

这些,都能实现吗?

TCL说:科技创新之路,凡所有见,皆可超越。

01/科技领跑新一代显示技术发展

从2吋到7吋,从7吋到32吋,最后再到如今的75吋,市场对于屏幕尺寸的要求一直在变大。基于对消费市场的精准洞察和行业趋势的深刻把握,TCL认为,大尺寸新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Mini LED、Micro LED,二是印刷式显示技术OLED或QLED。

TCL华星光电于2019年全球首发基于Mini LED的MLED星曜产品,是全球首款采用a-Si驱动Mini-LED阵列产品,目前已经具备量产能力。

Micro LED目前的主要难点则在于巨量转移技术,TCL也持续聚焦此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同时推进在LED芯片研发、检测与修复、彩色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协同。

图片2.jpg

另一方面,相对于Mini LED、Micro LED,TCL认为材料利用率更高、生产工艺更简化、可在柔性基材上进行生产的喷墨打印印刷显示技术有可能更快地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

TCL从2014年起就开始布局印刷式显示领域,是行业内最早开始此项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拥有国家级别研发中心“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2019年,TCL成功开发全球第一款31寸4K印刷H-QLED显示屏,并研制出全球第一款31寸喷墨打印可卷绕柔性样机。

图片3.jpg

在显示材料领域,TCL第一次合成了全球极高效率的蓝色量子点材料,也推出了具有自主IP的OLED红、绿光主体材料,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TCL在电致发光QLED蓝色材料寿命、印刷OLED/QLED材料和器件等局部领域的多项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02/四大技术战略构筑智享生活

一直以来,TCL始终将产品技术能力当作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坚持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显示技术、5G应用技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技术这四大技术战略主线。

TCL所希望的不仅仅是将更极致的视听体验带给消费者,而是让显示更智慧智能,构建AI×IoT的全场景智慧生活,带动全品类业务全球发展,用“科技创造精彩,畅享智慧生活”。

图片4.jpg

领跑AI×IoT赛道战略背后,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和团队保障2019年,专注于AI、IoT和云服务等技术研发和产品化创新应用的鸿鹄实验室正式成立取名“鸿鹄”,寓意团队有鸿鹄之志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鸿鹄实验室具备引领行业的强大研发实力,其研发的源泉来自于TCL在全球的4个技术中心,吸引来自IoT、AI、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不同领域的大批电子、智能家居、通信、互联网和金融等行业的优秀人才。目前,鸿鹄实验室拥有200人以上的大数据云平台和云平台团队,400人以上的AI算法团队。

03/科技创新之路,凡所有见皆可超越

针对下一代新显示技术,行业一直存在诸多争论;有人说主打交互的智慧屏产品或是昙花一现,也有人说主攻OLED屏幕太过漫长,利润率低。

TCL坚信,没有创新是一蹴而就,在颠覆传统的智能技术成熟落地之前,在前卫先锋的技术理念被广泛接纳和认可之前,企业要甘于寂寞,更要敢于直面市场的真实反馈。

图片5.jpg

相比于同行企业,TCL拥有更强劲的品牌力,掌握全品类终端和全球化等多重先进的显示技术和丰富的屏幕资源优势。TCL相信,正确的技术方向加上始终引领的强劲创新研发能力,更多由TCL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和应用将成熟落地、将从实验室走入千千万万的家庭中。同时,企业一贯秉持的开放竞争策略和始终坚持创新的品牌理念,将引领行业取得创新突破,助力消费市场更快一步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新生活方式。

图片6.jpg

TCL实业CEO王成说:“TCL科技创新之路,见山海,见世界,见自己。”

那看不见的,又是什么?

是朝向未来与理想的智慧科技,更是一家企业砥砺前行、昂扬向上的铮铮风骨,是一个品牌志存高远、海纳百川的远见卓识。

《大国品牌养成记》之TCL《见,大有不同》篇正在CCTV-1热播,敬请关注!

  • 来源:大众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