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商讯 > 家居 >

一群木匠在TATA木门质量上的倔强!TATA木门发布会我们先脑洞大开下!

  大众财经网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发布时间:2020-12-21 23:12:47


不知觉间,两场雪已经亲临了北京的冬天。从0℃到10℃间的徘徊,已经渐渐进入零下的冬季。提到冬天就免不了想起冬至,冬至,标志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同时,在家居圈,提到冬至,就一定会想起TATA木门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2020年12月22日,冬至后的一天,TATA木门第九届新品发布会也将如约而至。这场发布会我们将看到的会是TATA木门质量上怎么实现新的突破,还是设计上如何创新?

从2012年12月22日的首届发布会起,每年冬至前后,TATA木门的新品发布会,不仅是业内人的聚会,更多的是期待,或是眼前一亮的惊艳、或是“哦!原来是TA”的意料之中、或是新品背后的感动……每次又都相似的“不让每位见证者失望”。

新品发布会的第十个年头,他们说要坚持“一群木匠的倔强”!他们倔强的是什么?今年的新品又将有哪些看点?随着TATA人透露的点滴信息,我们不妨先脑洞大开下。

对简约的倔强:极简

提起简约木门,首先会想到TATA,而提及TATA木门,首先想到的也是简约、静音。如果说静音是TATA木门质量的重要体现,那么简约就是TATA木门溶于内外的气质。

从第一樘木门的推出,到之后不断新品的推出、迭代,对于简约、时尚的追求、创新TATA从未停止过。

关于本次的新品,笔者从TATA友人听闻,从外观看就是平板门,我们叫它极简门。极简不只是外在的颜值,更是解决了许多传统的工艺问题。

到底如何极简?发布会当天我们拭目以待吧。

对静音的倔强:将静音进行到底

一个企业只有真正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才是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也是真正的成功。如提起地漏,几乎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潜水艇;提起可乐,首先想到的是可口可乐……提起静音门,消费者们首先想到的几乎是TATA木门,这也正是TATA木门为何一直追求静音的原因所在。

2012年,TATA木门首次召开新品发布会,45度斜口软磁吸技术问世,推出世界上第三种门——静音门,将室内噪音降至38分贝。

2013年,TATA木门发布磁吸静音锁,磁吸静音锁去除锁舌与门框挡片的金属碰撞,采用磁吸原理,关门时,自动吸附起到锁止功能,并对接触点进行软性材质静音处理,隔音效果大幅提升。实现静音二次升级。

2017年,TATA木门推出“超级静音三大件”,包括外门、室内静音门和静音墙板,缔造了一个全屋“静音系统”。实现静音三次升级,TATA木门也从不只局限于降低室内噪音,进一步专注于降低室外噪音对居室生活的影响,让TATA木门质量持续提升,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完美的选购体验。

2018年,TATA木门推出“静音四代”,将关注点聚焦到门的左、右、上以外的第四边“底边”,通过对五金执手设计,当执手下压,静音条收起,实现门底微通风;当执手上提时静音条落下与地面形成挤压,实现四面密封,静音升级。

去年发布会上,TATA木门发布第五代静音门。TATA木门董事长纵瑞原现场揭秘了第五代静音门的核心原理:TATA木门在第四代静音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隔音条更密封,使得声音传播路径增加,从而达到削弱噪音、让居室空间更加安静的效果,这是TATA木门质量不断升级的体现所在。

据悉,今年TATA木门将对从填充物、吸附形式等多角度再次进行静音升级。

对静音的阐释,TATA木门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

纵瑞原曾说:“市场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我们家里的家电、我们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只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变化,不停的升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更安静、美好的居室生活。我们会继续把静音进行到底。”

对两平米门板的倔强:门还有更多可能性

21年来,TATA木门一直在两平米的门板上“死磕”,一直在思考一扇门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执意做最好的门给更多的人。

TATA木门创始人吴晨曦曾说,我只是一个木匠,努力把木门做到最高的客户价值,企业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纵瑞原也同样表示,一个企业有足够深的护城河和足够高的壁垒才能越做越容易。过去20年TATA一直专注,未来也将继续保持专注,坚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一米宽 一万米深”。

谈及此次新品,一位TATA友人告诉笔者,我们在两平米门板上不断死磕,想让大家看到门还有更多可能性。

“看了这款门,以前的门就卖不了。”这位朋友吊足了笔者的胃口。

这群木匠到底有着怎样的倔强?极简又有哪些颠覆创新?静音又有怎样的升级?在两平米的门板上,这群木匠又“折腾”出哪些新可能?12月22日,TATA木门第九届新品发布会,让我们相约TATA木门总部,一起见证TATA木门质量的进一步升级。

  • 来源:大众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