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对个股要有把价值的尺子”,这句话被汇添富基金养老金投资部投资经理孙丹反复提及,也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她严谨的投资哲学。
从险资到公募,孙丹深耕“固收+”领域12年。这12年的投研历程,包含4年固收资产研究积淀,以及8年可转债及权益类资产投资管理实战。
在险资沉淀的9年时间里,孙丹构建了绝对收益的思维框架;而汇添富基金成熟的投研平台,不仅赋予了她更广阔的投资视野,更让她对风险收益比有了更敏锐的嗅觉。
孙丹的投资方法论清晰而坚定:以绝对收益为锚,以均衡配置为舵。她拒绝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而是通过深度基本面研究,挖掘具有充足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也规避单一赛道的过度暴露,通过行业分散和风格均衡等,降低组合波动。
作为“固收+”领域的多面手,孙丹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两大维度:
在可转债投资上,她精通逆向布局艺术,善于在价格接近底部区域时耐心埋伏;历经完整可转债周期淬炼的她,已经形成了基于可转债本身特性进行投资的独特视角。
在股票投资策略上,她秉持“确定性优先,注重安全边际”的选股思路,精选估值、质地和景气度相对均衡的标的,力求实现收益的可持续性。
孙丹深谙投资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风险与收益的性价比再平衡。
在她身上,既体现出险资背景的稳健特质,又融合了公募基金的灵活思维。她相信,真正的低波动管理绝非被动防守,而是在严格的风险控制框架下主动把握市场机遇。
一、从险资到公募的“固收+”跨界
“心中对个股要有把价值的尺子”
在完成北京大学经济硕士和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的学业后,孙丹先是在某寿险做了近2年的资产管理部投资助理,2015年又转战养老保险公司。
在养老保险公司沉淀的那7年,是她绝对收益思维的筑基阶段。彼时,孙丹先是投身可转债研究领域,2017年开始执掌可转债组合,2019年又转战权益部,管理了3年时间的股票及可转债组合,积累了管理含权大资金的经验。
混合型基金XX增值1号,是她在那期间管理时间最久的代表作。这段险资的经历,为孙丹的投资理念镌刻了两大信条:
一是绝对收益思维。“心中对个股要有把价值的尺子”,孙丹的每笔投资都要对确定性、风险收益比进行充分且清晰的评估,她要求自己对标的内在价值要了然于胸,定性判断与定量估值。
在达到估值目标后她会进行止盈,持仓个股会不断跟踪审视市场表现和基本面情况,也会不断和其他标的进行比较。当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竞争优势或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时,她会果断卖出。
二是均衡配置哲学。2015年市场的剧烈波动给她上了生动一课:目睹同行重仓互联网金融,如此操作的后果是收益“坐上过山车”,上半年一路狂飙,直冲云霄,下半年却急转直下,跌落谷底。
这也让孙丹深刻领悟到,相对均衡的配置结构,才能更好地守护持有人的投资体验。
“年金资金既有绝对收益要求,也有相对收益要求,更需要通过行业适度分散、风格相对平衡来熨平波动”。孙丹回忆,当时的组合中,既有进攻性的右侧品种,也不乏基本面左侧 潜在收益比较高的资产。“这种‘攻守兼备’的配置,能使组合与净值更为平稳,对我后续管理二级债基而言,也是更为适宜的策略。”
成立于2005年的汇添富基金,因其始终坚持主动投资能力的长期锤炼,在行业中被誉为“选股专家”。正是被其垂直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和立足于长期视角考核的团队培养机制所吸引,2022年中,孙丹转身加入汇添富基金,并于2023年6月20日起,与汇添富基金养老金投资部总监宋鹏,共同管理“汇添富双享增利”。
“来到汇添富之后,感觉自己仍在一个持续进化的状态里。”孙丹告诉我们:“公司的投研体系非常完备,行业和个股的研究能力很强,覆盖面也很广。”
变化也在孙丹身上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她说,以前很多时候都在跟着市场不停地去“翻石头”,而现在也慢慢学会取舍,从低波产品的视角,更为清晰、更为聚焦地设定选股标准,“虽然能够穿越周期的股票依然稀缺,但这种‘慢就是快’的投资方法可以降低在不熟悉领域犯错的概率。”她表示。
二、绝对收益为锚,均衡配置为舵
“均衡不等于平均”
险资的基因,奠定了孙丹“绝对收益导向”的投资底色。她想把“汇添富双享增利”打造成低波固收+精品,每年力争实现正收益。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客户在一定持有期内的亏损概率与幅度,她还为该产品设定了回撤红线,“希望控制在2%以内”。
在股债配比上也力求稳妥,“股票和可转债的比例加起来不超过20%,这与跟市面上仅股票就占20%,可转债仓位不太约束的二级债基相比有所区分”。
除了这些“硬要求”,孙丹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也会有一把心里的“软标尺”:从控制最大回撤的角度出发,大部分时间将权益仓位维持在与产品定位相符的中枢水平上,淡化权益资产的短期择时。而可转债资产的定价区间相对更加明确,她会根据性价比适当做仓位选择。
2024年中,可转债市场同向波动加剧,为了规避组合波动,孙丹提前进行防御,对可转债做了减仓操作。“当时小盘股波动加大、退市风险加剧,我们果断把仓位从6%左右大幅降低,这帮我们避免了持续到9月中旬的可转债市场大幅回撤,组合在5月到8月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大约到8月底、9月初,考虑到可转债价格已回调到位,我们又把仓位加回到较高位置。”
与此同时,孙丹格外注重均衡配置,认为至少要保持三重均衡。
第一重是资产的相对均衡。
孙丹饶有兴味地告诉我们,在低波固收+组合中,股票和可转债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权益资产选择上,她更倾向于买入行业变化较慢、格局稳定、商业模式优秀、盈利模式清晰、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龙头标的,对“黑马”非常谨慎。而在可转债持仓中,中小盘个券在债底和条款保护的基础上,还能提供向上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股风格的缺失。
第二重是行业的相对均衡。
她坚决不押注单一赛道,以此规避“过山车式”的业绩波动风险。在孙丹的“行业地图”中,区分了稳定类、内需类、成长类等几个大板块,其中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电气设备、汽车、机械等制造业,消费电子等TMT行业,资源等周期行业,这些都是她较为熟悉的行业。她会相对均衡地进行配置,并根据产业变化动态调整。
第三重是风格的相对均衡。
孙丹会游刃有余地在成长、价值等风格之间穿梭,在顺势和逆势之间形成微妙的平衡,“低波固收+有明确的回撤要求,单一风格对净值的波动影响不容小觑。”孙丹解释道。
孙丹也反复强调:“均衡并不等于平均”,为了跑赢理财产品,孙丹会兼顾相对收益,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增强组合阶段性的弹性。尤其是在行业配置的层面,她注重要与自上而下的大脉络相结合。
宋鹏是业内知名的固收老将,在宏观研判和信用债配置方面有着深厚造诣。孙丹会在与其探讨研判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进一步将内需与外需、地产、投资、消费等宏观变量纳入配置框架,在不同资产类别和行业板块间进行动态调整,使宏观判断与组合表达相一致,实现多维度的资产配置。
孙丹回忆道:“去年我们判断内需承压,上半年就自上而下地超配了高股息、出口板块,也找到了比较优质的个股作为抓手。但三季度开始政策明显变化,部分高股息标的的盈利稳定性有所减弱,投资性价比降低,于是我们增配了部分科技品种,最近几个月不仅对冲了组合中高股息资产的调整,还额外贡献了一定的超额收益。”
即便面对看似机会有限的板块,孙丹也不会完全弃之不顾,而是精选较有价值的个股适度参与、耐心等待。比如在2024年,顺周期板块普遍表现不佳,但她仍旧坚持配置一些板块龙头,在9月底的反弹中为组合增添了一定弹性。
在产业趋势研判上,她会以长远眼光审视竞争格局;在业绩与景气度的跟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勤奋与敏锐,坚信数据和事实的力量远胜于主观判断的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汇添富双享增利”允许进行港股投资,筛选沪港深三地的优质个股。或是在全市场优选境内股票型ETF,并充分利用汇添富的权益投研优势,精选旗下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这为孙丹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空间,不仅提供了向上的弹性,也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
三、可转债定价专家与选股能手
“适度逆向,消除偏见”
在“汇添富双享增利”的组合配置中,债券部分延续了团队“以信用债为盾,利率债为矛”的投资风格,依靠信用债提供可靠的底层收益,当市场机会出现时增加利率交易性仓位。
在可转债投资部分,孙丹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主要聚焦于低估值策略与阿尔法策略。
一方面,她会在可转债低价、低估值甚至是价格接近债底时左侧埋伏,以时间换空间,等待优质正股带来的估值修复。另一方面,她会精选并配置标的为优质正股的可转债,通过正股上涨获得个券的alpha回报,用她的话来说是正股替代类可转债。目前她的可转债中成长和高端制造板块的占比较高,且以中低价可转债为主。
历经可转债2016年至2018年下跌、2019年至2021年上涨的完整周期洗礼,孙丹对于可转债的定价、条款博弈等等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擅长逆向捕捉市场的估值修复机会。她对我们分享了两个极为重要的投资实践感悟:
其一,适度逆向。
可转债市场有时会出现极端情绪,既有2016年至2018年可转债溢价率持续压缩、估值不断下跌的“低迷”,也有部分债券投资者愿意以高出30%的价格去追逐的“亢奋”。因此适度逆向投资尤为关键。
在孙丹看来,可转债较为特殊,“在下行时,既受股票下跌影响,也受债券流动性收紧冲击。做绝对收益投资就得具备足够的忍耐力,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买在最底部,要忍住寂寞,愿意去做逆行者,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钝感力。”
孙丹告诉我们,通常可转债的运行区间较为清晰,平均转股时间在3年左右,在排除信用风险、退市风险的情况下,由于有债底、条款底作为支撑,下行风险较小,可以从中找到很好的标的。
在2024年8到9月的市场调整中,孙丹通过深度挖掘资产负债表,筛选出一批净现金充沛的公司,它们普遍经营较为稳定,多数交易在债底附近,越跌越买的信心相对较足。比如某锂电材料龙头,交易价格低于债底,但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可以覆盖所有的有息债务,经营现金流持续稳定,机会成本极低。后来,在正股业绩企稳,新业务估值计入的过程中,逐步兑现了投资收益,孙丹的这笔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二,消除偏见。
“可转债发行人以中小盘公司居多,投资时要消除对行业和公司的偏见。当安全边际充足时,如果对底层资产的理解足够深入,细分领域的小公司往往能为我们贡献alpha收益。”
在孙丹熟悉的制造业中,就有很多细分领域的优质公司,市场关注度不高,但在可转债发行前后往往会有较大的产品扩张,如果下游需求正常释放,公司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利润往往会超预期,正股也会迎来双击。
以2020年的某只10倍股为例,发行时市值仅为几十亿,后续正股随着需求爆发迎来利润与市值的高增, 可转债价格也从100多元飙升至3000多元,为孙丹的组合贡献了不错的收益。然而,即便是这样的优质标的,在行情启动前却少有人问津。
站在2019年底,孙丹判断这家主营手套业务的公司,市场空间大、下游需求增长稳定,即便在国内同业盈利艰难之时,依然凭借产线效率、原料成本及渠道优势,保持着10%左右的净利率竞争优势,较海外龙头也有着人工成本及土地的优势。但当时其可转债正处在估值低位,价格交易在3.5%到3.7%的到期收益率附近,接近同期AAA级信用债收益率,转股溢价率也只有20%左右,低于当时市场平均水平,安全边际较足。同时,孙丹估计,该公司未来几年新增产能的复合增速可能超过25%,即便不考虑需求爆发,2到3年内转股的概率也较大,可以提供10%-15%的收益。
而在股票选择上,孙丹会在低估值、好质地和景气度之间寻求平衡。她认为估值因子对于低波固收+组合相对更重要,是适用于不同市场环境的长期有效因子。在个股选择时,她会更关注盈利的质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公司的质地要优于短期的景气度。在她的持仓中,多数是行业份额稳定期或出清期的龙头,特别是有护城河优势的企业,以及少部分增速高、份额散阶段的爆发期的领先企业。
2024年,孙丹买入了一家港股互联网企业。当时,这只股票正处于历史上极低的估值水平,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孙丹把它当做稳定价值股看待并买入持有。“我对底仓的要求是每年能贡献10%到15%的收益,当时这只股票的估值已经充分反映了行业格局一般和弱宏观的现实,而它本身的股息和回购带来的股东回报率就有8%,同时还具备内部改革和格局改善的期权,考虑10%左右的业绩增长预期,就能很好满足我的要求。当然,公司本身经营的质量很好和稳定性也非常强,适合用更高的仓位买入。”
今年春节之后,市场风格发生明显变化,孙丹告诉我们,随着AI产业趋势越来越明确,现在大家开始对这家互联网公司的云业务进行定价,这笔投资给组合也贡献了不少超额收益。
四、结语
“带着好奇心继续探索世界”
孙丹的基金经理成长轨迹跳脱了传统的范式—— 从固收专家转型为“固收+”复合型选手,她的职业进阶之路一直贯穿着跨界探索的勇气,始终能感受到她“不悲观、不冒进”的投资心态。
当被问及会用哪三个词形容自己时,她给出的答案是,好奇心、耐心和韧性。
好奇心驱动着她日复一日的认知积累与迭代,而耐心和韧性仍是需要不断锤炼的特质,帮助她避免短期干扰对抗噪音、在周期起伏中持续存活并进化。三者共同构成了“认知—执行—抗风险”的闭环。
“如果有一天不做基金经理,我也希望能像很多投资前辈一样,矢志不渝,带着好奇心继续探索投资世界。”
孙丹的投资之路,恰似她精心雕琢的投资组合,于平衡中正在孕育无限可能。(文/宇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基金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汇添富双享增利属于较低风险等级(R2)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稳健型(C2)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汇添富双享增利债券A(宋鹏与孙丹共同管理)自2023/6/20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底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0.57/0.51、5.78/8.41;宋鹏管理的其他同类基金如下:2021/8/26开始管理的汇添富鑫瑞债券A(与刘通共同管理)自2016/12/26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底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3.47/-3.38、5.66/4.79、3.54/1.31.1.82/-0.06、3.51/2.1、1.79/0.51、3.94/2.06、5.72/4.98;2021/10/20开始管理的汇添富稳鑫120天滚动持有债券(与丁巍共同管理)自2021/10/20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底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0.98/0.48、2.91/2.27、3.94/2.55、3.14/2.36;2021/12/23开始管理的汇添富双享回报债券(与丁巍共同管理)自2021/12/23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底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2.55/1.48、-0.03/2.89、8.23/8.41;2022/8/1开始管理的汇添富淳享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A(与丁巍共同管理)自2022/8/1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底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1.02/0.75、5.6/4.78、7.22/7.61;2023/6/16开始管理的汇添富添添鑫多元收益9个月持有混合A(与刘通共同管理)自2023/6/16成立以来截至 2024年底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0.79/-2.09、6.44/7.2;2023/12/5开始管理的汇添富稳鑫90天持有债券 A(与丁巍共同管理)2023/12/5成立,2024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4.2/2.34。以上数据来自各基金各年年报,截至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