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基金 >

创业板?科创板?一"指"打尽A股顶级科创公司

  大众财经网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发布时间:2021-06-07 10:29:09


创业板和科创板,可以说是中国最具成长力的两个板块,堪称A股成长股投资的“卧龙凤雏”,但相比之下,二者又各有“专长”,其中科创50更“聚焦”科技,进攻性更强,而创业板则涵盖范围更广,分布也更为均衡。

那么,对于两个板块都不想错过的投资者来说,除了同时配置两个指数外,有没有可能将二者进行一个结合,取其精华,构建一个“双拼”组合呢?

近日,中证指数公司全新发行了一只囊括科创板、创业板顶级科创公司的科技浓缩版指数——“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指数简称:科创创业 50,指数代码:931643),可一“指”打尽A股顶级科创公司。

A股的“纳斯达克”

简单来说,科创创业50指数就是把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公司拉出来,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进行筛选,再按照“市值排名”挑出前50只股票构建一个“池子”。

跟创业板相比,这个“池子”科技含量更浓,不仅剔除了温氏股份这类猪肉股,还把证券股、食品股和有色金属股等“科技感弱”的个股也通通“踢出了群”;而跟科创板相比,这个“池子”的涵盖范围则更广,纳入了许多只在创业板上市的科创巨头,比如宁德时代。

此外,为了与时俱进,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该指数样本每季度都会调整一次,淘汰落后的公司,吸纳成长的企业,以保证指数标的的“精锐化”。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恒生科技指数是港股的“纳斯达克”,那么将科创创业50指数比作A股的“纳斯达克”,一点也不为过。

截至2021年6月2日,科创创业50指数前10大权重股分布如下: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截至2021.06.02

截至2021年6月2日,科创创业50指数的申万以及行业分布如下: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05.31

1+1>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过也有人会说,纳斯达克指数在过去10年中的涨幅接近500%,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惊人的20%,还孵化出了苹果、谷歌、微软等一大批美股科技巨头,科创创业50能行吗?

虽然对于未来科创创业50指数能否缔造纳斯达克一样的“传奇”,我们无从预测,但从该指数的筛选标准和权重标的来看,科创创业50指数的确代表了中国科创新兴产业的“精尖”力量,其中的标的也大都是掌握“硬核科技”、拥有极高比例研发投入的“龙头”公司;此外,从基期以来的涨幅表现来看,科创创业50指数也没有辜负投资者的期望,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自2019年12月31日指数基日以来,科创创业50指数涨幅达110.56%,同期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涨幅分别为84.84%和44.27%。

数据来源:Wind,2019.12.31-2021.05.31

当然,对于不愿配置科创创业50指数,更偏向于投资“涵盖广、行业丰富”的创业板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华夏基金旗下“创成长ETF”(交易代码:159967)。

该ETF所跟踪“创成长”指数长期跑赢主要宽基指数,截至6月2日,该指数2019年以来涨幅高达237.7%,在主要宽基指数中排名第一,基日以来涨幅高达661.1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06.02,创成长指数基日为2012.12.31

得益于此,据Wind数据,截至6月2日,“创成长ETF”自2019年6月21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高达170.11%,年化收益率达66.31%;此外,感兴趣的场外投资者可以关注华夏创成长ETF联接基金(A类基金代码:007474,C类基金代码:007475)。

而如果投资者更加看重“硬核科技”,也更加信赖“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板企业的发展潜力,则可以配置于华夏基金旗下“科创50ETF”(交易代码:588000)。

该ETF作为市场中规模最大的科创50指数基金,在去年上市仅8天时间,规模就突破100亿元。而据Wind数据,截至6月2日,该基金规模已达到190.40亿,近3个月净值增长率达5.51%,排名同类基金产品前15%;同样感兴趣的场外投资者可以关注华夏科创50ETF联接基金(A类基金代码:011612,C类基金代码:011613)。

总而言之,不管是“各怀绝技”的创业板、科创板,还是二者的“浓缩”版本“科创创业50指数”,都是中国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C位”担当,孕育着中国市场“未来”核心资产。

至于哪个板块能缔造出更多、更具竞争力的“国之重器”,“科创创业50”又是否蕴藏着更大的投资潜力,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只需要抓紧时间行动起来,提前布局好公司、好产品,剩下的就留给时间来解答吧!

  • 来源:大众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