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处大牛市,投资几乎可以“躺赢”。但对牛短熊长的A股来说,更重要的是在震荡的市场里找到机会。就像一位真正的大厨,不论拿到什么食材,通过特定的调配,最终都能烹制出让人垂涎的美味。
今年4月下旬以来,A股持续弱市震荡。量化投资通过其持续获取阿尔法的能力飘出了诱人的香气。值得关注的是,私募量化本是资本市场的“小众私厨”,但近年来人气急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新发(备案)私募产品4115只,相比一季度大幅增长71.38%,历史上仅次于2016年三季度的5563只。新发产品数量居前的20名管理人中,量化私募管理人占到了绝对多数,超过60%。把时间拉长到今年以来,新发私募量化产品达到687只,同比增加14.8%,增长明显。
在这背后,是“硬核”的业绩支持。统计显示,从2015年初至2017年末,私募量化基金的平均收益达34.85%,较沪深300指数同期收益高出30%。在2015年极端行情中,私募量化基金表现为整体回撤小于指数回撤、收益获取能力超越指数的特点;在2016年震荡下挫的市场中依旧保持微幅上扬。
除了私募机构,公募量化基金的成立数量同样逐年增长。为什么机构纷纷“Pick”量化策略?原因是,量化策略在国内机遇明显。
一方面,A股市场虽然长期振荡向上,但波动率巨大,大量散户的存在使得A股天然存在较多的价格偏差,盈利机会大量存在。流动性的充裕也为量化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理财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成熟程度增加,更加重视风险收益的平衡,对资产及策略配置的需求增加。纵观理财“江湖”,银行理财、房地产收益降低,,P2P信用风险增加,这些都给高胜率的私募量化基金提供了舞台。
今年以来,新发的私募量化产品达到687只,同比增加14.8%;其中券商资管类产品14只。在这当中,有一位“米其林大厨”很受关注,这就是中信证券FOF团队。这支团队已经有15年深耕FOF投研领域的经验。
治大国如烹小鲜,资产管理也同样如此。首先,得会挑选“食材”。这位“大厨”自创独特的基金入库制度,并实现公募基金全覆盖和近500家私募的深度研究。好似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别出优秀的管理人。
其次,优秀的“帮厨”助力不小。在中信证券资管内部,买方投研团队近百人(含权益、固收、量化、港股)全面支持FOF投资管理。
第三,精湛的“厨艺”最为关键。资产配置模型、基金研究和优选体系、严格调研+评审会制度,这些独门厨艺是美味的保证。
这位“大厨”大勺翻飞,出品的经典美食可不少。比如,其FOF类大集合“基金精选”,曾获中证报2014年度三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资管计划。目前,其FOF和MOM账户规模合计约230亿,这也让人颇为期待这位“大厨”又将呈现怎样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