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勤馔文化”实践团队凭借其聚焦长江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独特视角,成功入选“绿色长江 青春护航”长江大保护社会实践活动。入选后,团队以“非遗美食传承”为创新切口,紧扣“长江大保护”核心主题,开启了一场融合科技与人文的暑期实践探索之旅。
本次实践创新采用“科技守护+文化活化”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团队运用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守护长江流域的绿水青山;另一方面,深入城乡社区,系统记录、整理和传播珍贵的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深度交融。
“一线专业课”与“行走思政课”的有机结合,让实践团成员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深刻感悟了长江流域深厚的文化根脉。他们立志成为“一江碧水”的坚定守护者和“千年文脉”的活力传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实践首站,团队走进扬州淮扬菜博物馆,系统梳理淮扬菜“和精清新”的千年脉络。从大运河漕运催生的市井烟火,到文人雅士推崇的精致风雅;从“三头宴”的匠心独运,到“红楼宴”的意境深远,队员们深刻解码了淮扬菜作为非遗所承载的长江文明基因。
怀揣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团队深入扬州知名餐饮企业后厨,零距离感受非遗大师的魅力与匠心。淮扬菜大师高晓生不仅生动诠释了“心手合一”的淮扬刀工至高境界,更现场指导团队成员制作翡翠烧麦。大师指尖轻捻,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着翠绿馅芯,这一精湛技艺让学子们切身体悟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淮扬精神内核。陈恩德大师则殷切寄语青年学子,鼓励大家以创新思维活化传统,让珍贵的非遗技艺真正“活”在当下日常。大师们的倾囊相授与真知灼见,为团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宝贵的实践智慧。
此次实践的核心目标,是借助数字力量,为长江沿岸珍贵的饮食非遗插上腾飞之翼。团队计划深入走访江苏沿江更多餐饮名企与非遗工坊,持续挖掘、记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长江饮食非遗项目。基于扎实的调研与丰富的素材积累,团队已积极投入下一阶段“长江非遗饮食进社区”宣讲活动的筹备。他们将把实践中收获的珍贵影像、动人故事、大师箴言及初步数字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宣讲内容,向公众展示数字化传承的创新路径,点燃大众共同守护“长江味道”的热情与行动。通过科技赋能与文化创新,这群年轻的烹饪学子正努力让古老的长江饮食非遗焕发新生:不仅“活”起来,更要“潮”起来,真正融入数字时代,守护那份独一无二的“长江味道”,智绘非遗传承的新“食”代!(韦格格 韩絮)
来源:中国大财网ida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