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企业信息 >

协同生态与价值链,埃森哲携手各行领军企业共商低碳转型

  大众财经网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发布时间:2022-11-09 18:52:37


 

第五届进博会埃森哲展台。图片来源:埃森哲官方供图。

“整个社会,包括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携手同行,志同道合地一起朝可持续方向走。”

埃森哲在今年发布的《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中表示,43%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溢价,环保节能型产品销售快速增长。此外,83%的中国受访者认同中国消费者希望能有更多方式,与更多主体一起,为节能减排做出努力。

这一结论表明,低碳生态与商业价值正逐渐走向协同,但实现并维持这一趋势并不容易,不同行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在2022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可持续发展业务主管张逊携手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元气森林可持续发展官王淄、港华集团名气家副总裁刘钊彦,共同探讨了不同行业企业如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点的低碳转型之路。

埃森哲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企业,《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之一。该公司在数字化、云计算与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能力,主要为客户提供战略与咨询、互动体验、技术服务和智能运营等服务。

低碳转型是全产业链共同努力争取的结果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下,许多企业寻求自身业务与低碳转型的结合点,发掘商业与社会的双重价值。由此可见,不同行业都拥有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低碳之路。

能源行业历来是碳排监管的重要领域,各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要素市场化和数字化转型等多项举措并举,促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张逊表示,能源企业通过向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提供用能改造和用电负荷管理等综合能源服务实现用户侧效能提升,实现低碳转型与自身业务价值结合。此外,高科技企业通过数智化基建,也将加速能源行业智慧化与清洁化。

以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电力行业为例,埃森哲与远景近期联合发布的《中国发电企业碳中和数字转型白皮书》显示,中国电力转型呈现三“替代”和两“市场”趋势。其中,三“替代”分别为终端能源电能替代传统用能、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替代集中式发电;两“市场”为电力交易市场化和碳交易市场化。

电力行业的碳中和之路也是其他能源行业低碳转型的缩影,即通过结构优化、效能提升、技术减排、电网升级、市场交易、调度运行和模式创新七大举措实现低碳转型。

刘钊彦介绍,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港华集团参与了中国的天然气能源转换,目前在全国拥有300多个城市燃气项目,为我国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除燃气业务外,港华集团还主动肩负减排降碳的责任,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再生能源、生物质燃料、自来水供应与污水处理、城市废物处理及利用等业务。

为实现传统能源企业转型,作为港华集团的延伸业务平台,名气家搭建了统一的智慧生活云平台,依托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燃气及水务企业积极开拓延伸业务,同时以安全可靠的燃气供应和优质服务为出发点,围绕智慧厨房场景,面向社区和家庭,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用户打造安全厨房、品质厨房和健康厨房。

多样的智能数字化技术也为能源企业低碳解决方案带来新突破。远景通过提供包括风光储氢、动力电池等“硬科技”,和包括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等“软科技”的产品及服务,为工业、能源、新零售、新消费、建筑等领域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零碳技术解决方案,规模化使用绿色电力,持续推动节能、降本、增效。

孙捷介绍,远景基于智能物联网平台的方舟碳管理系统,赋能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成为行业首家实现碳中和的工厂。同时与法国圣戈班苏州工厂开展碳管理合作,助力工厂获得由权威认证机构TUV南德颁发的"碳中和达成"证书,打造亚洲首个碳中和先行工厂。在新消费领域,远景携手耐克打造中国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项目按计划建成后,耐克中国物流中心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覆盖。

与能源企业不同,消费品企业是从需求端推动上游产业链及下游消费者的低碳转型,与品牌营销、产品创新结合,打造可持续用户体验,推动低碳产品增长。

此前,当提及低碳转型时,焦点主要聚焦在工厂、企业端,推动消费者的低碳选择往往被忽略。埃森哲报告提到,事实上,消费品行业约有80%-90%的碳排放在品牌自身运营之外,主要来源于品牌端到端价值链中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

埃森哲研究还发现,全球至少50%的受访消费者希望做出更低碳的生活方式选择,但仍有约25%受访者尚未落实到消费行为。

张逊透露,随着减碳技术不断成熟,目前深度脱碳成本在减少,最终消费者价格的涨幅有望控制在1%-4%。通过从需求端推动上游产业链及下游用户低碳转型,即使上游减排目标宏大,对终端消费者的影响也相对较低。

为此,消费品牌新势力元气森林不仅在上游工厂、下游物流领域创造低碳环境,将成都都江堰工厂建成第一家碳中和工厂,在消费端也尝试通过公益方式,以及对健康化、个性化、功能化的饮料市场新趋势的洞察,进一步引导消费者接受低碳选择。

今年8月,元气森林正式发布首款“零碳”气泡水,将碳中和二维码贴在产品外包装上,用户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还原产品碳中和的全过程,共同实现低碳生活其中一环。当今消费者已经慢慢关注减碳环保,企业通过持续推进品牌环保可持续发展,就会触及消费者的情感,与他们的思想共鸣。

港华集团名气家在打造舒适和健康两条业务主线时,选择和港华一样具有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基因的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方及产品供应商,推动行业共同向低碳转型。同时,名气家开发的员工碳普惠项目“港华碳惠园”平台上线,招募了1000名员工进入第一期试运行,未来还将推广到全集团员工,以数字化展现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上切实做到的低碳环保行为,并给予表彰和激励,助力集团ESG加分。该项目旨在引导和激励员工的个人低碳意识及行为,树立低碳、节约、绿色、环保的理念。

协同生态和价值链

企业的低碳转型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兼顾“双碳”目标和商业增长便是主要难题之一。在场企业均认同,平衡长期与短期利益还在探索中,可持续发展并非是经济效益叠加的负担,而是从降本增效的角度来看,利用科技和数字化平台在未来供应链中更好地管理能源、人力和生产效率,这是当下就能够看得见的低碳收益。

刘钊彦表示,名气家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面向社区和家庭,提供节能减排的智慧厨房产品、绿色健康食品及优质的到家服务,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养绿色低碳消费习惯,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远景是中国最早承诺实现碳中和的企业之一。到2022年底,远景将实现运营碳中和,到2028年底将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为此,远景在全球多地打造零碳产业园,利用远景自身的风光储技术产品实现园区100%绿电供应;通过绿电采购、绿证交易、碳交易等手段助推全球运营碳中和;制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提供数字化工具与技术解决方案,助力供应商完成远景绿色供应链和负责任供应链目标;对产品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和跟踪,精准识别碳排热点,助力全价值链减排等。更为挑战的是,在走向零碳的道路上,没有所谓“参照物”。因此,远景认为“同行、伙伴、技术、赋能”至关重要,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迭代零碳转型之道。

为实现低碳和商业价值双赢,张逊认为,在技术层面,企业有必要建立可信可视的可持续发展度量指标体系、合规风险运营体系,搭建数据记录、分析和展示平台。同时企业也需要借力科技创新,将业务层举措落地转化为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探索技术赋能,促进社会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

埃森哲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基础设施,上云可以帮助减少超过84%的碳排放,如果针对云设计专属应用,碳减排最高可达98%。若全球企业上云,每年约可减少59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减少2200万辆汽车上路。

除助力企业通过“上云”实现低碳转型外,埃森哲自身也在加速云转型,以支撑不断发展的全球业务,目前该公司已有95%的业务实现云上运营。埃森哲所有云供应商合作伙伴也都承诺,到2030年将实现数据中心碳中和。

以区块链为例,埃森哲开发了区块链碳管理平台,确保碳披露中数据的可信性和透明度,在碳补偿业务中利用区块链避免碳汇多重支付,通过隐私计算共享碳数据,打破数据孤岛,与生态体系的参与者共同实现碳中和。

在碳管理方面,许多企业也已经开始行动。远景依托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开发的“方舟”碳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物联和数字化技术实时追踪能耗和碳足迹,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同时模拟及优化减排路径,直通外部的绿色权益市场,采购绿电、绿证、碳汇等,实现碳管理闭环。此外,凭借方舟碳管理系统的行业创新应用,远景再次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的荣誉。

王淄称,元气森林自2022年推动碳中和工厂建造,执行数字化、自动化、技改及节能项目34项,预估有效节约成本6000多万元,寻求企业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提质增效,精益优化。目前元气森林各地已有的太阳能光伏系统2022年发电量将超11000万度,相当于每年种植70万棵树;在2023年预计相当于4000多万度绿色电力,相当于种植约216万棵树。

综合各企业低碳转型之路的共同价值可以发现,可持续和商业增长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要找到自身业务与低碳转型的结合点,敢于创新行业间、产业链间的合作模式,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和生活质量同样不是“二选一”的关系,低碳生活也是高质量生活,企业若能在消费端引导低碳生活观点,未来在低碳业务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开拓空间。

  • 来源:东方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