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称“瘴乡”,有“岭南凡病,皆谓之瘴”之说。关于“瘴病”,瘴病有一类“寻常瘴”,危害较轻但常见多发,其原因主要是瘴雾潮湿之气。岭南由于山林蔽阻,水气不易驱散,其长年氤氲的岚雾景象就成为“瘴气”命名的源头。清初屈大均提出“雾为瘴之本”说,曰“岭南之地,火气多而常郁积。火极则水生,生之时未成水而先成雾。雾者瘴之本,以雾始必以瘴终。每当日出,山野间有白气缕缕自下而上,须臾森弥四布,蒙如轻尘,咫尺不辨人物。此乃浊阴乘太阳而升,为瘴之所从出,而与风相因者。盖瘴者风之属,气通则为风,塞则为瘴”。
天地的规律,万物相生相克。槟榔感受天地间至正之气,在两粤之间生长,本来就是为了救两粤之人,因此正是治疗瘴气的良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槟榔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消肿的作用,主治虫积疳疾、食滞不消、脘腹胀痛、泻痢后重、大便秘结、疝气、脚气、水肿等症状。历史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南征百越,但南方炎热,并多原始森林,瘴气致军营中瘟疫横行,后在当地人的指导下,嚼槟榔,御瘴气,祛瘟疫。
此外,在中医药学上,槟榔的花、种子和果实均可入药,可以作为驱虫药,对驱除人体的绦虫、蛔虫、姜片虫以及家畜的胃肠寄生虫有很好的效果。相传很早的时候,傣家有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名叫兰香。她能歌善舞、勤劳贤惠,寨里的小伙子都格外喜欢她,但姑娘偏偏爱上了演奏“象脚鼓”最好的岩峰。俩人就像蝴蝶离不开花朵一般相亲相爱。可是,在这甜蜜的日子里,意外却发生了,兰香的肚皮不知为何一天天鼓了起来。于是,风言风语弥漫了整个山寨,心上人岩峰也不听她的辩解离开了她。兰香的阿爹更是认为女儿做了丢人的事,又气又难过。最终,抵不住流言蜚语的阿爹摘来了一串在傣族人民心中代表“吉祥”的槟榔给兰香,就让她到无人的树林里自生自灭。兰香有口难言,一狠心将槟榔嚼碎,吞进肚里。围观的人们面面相觑,只见兰香痛苦地捂着肚子,爬到了树林里。过了一些日子,兰香竟然活着从森林中走回来了,而且腹平如常。原来兰香自从吃了槟榔以后,排出了不少虫子。这才知道兰香姑娘是患了虫积蛊胀病,人们这才明白是错怪了兰香,至此,槟榔就被当做一味驱虫良药被广泛运用,后来发现服用槟榔还有除胀消积的作用。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囿于历史条件,古代虽然未能彻底消除瘴病之害,但是已经发现了可以用槟榔来治瘴气,为当时深受瘴气之苦的岭南人们解决了患病忧虑,此后槟榔的其他药效也被逐步开发,成为了中医的一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