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产业迭代加速,多伦科技布局机器人新赛道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下称“2025WRC”)在北京亦庄举办。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这场盛会不仅点燃了科技界的热情,更让整个机器人产业链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包括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优必选在内的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受邀参加了此次盛会,现场展示了1500多件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国际机构瑞银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预计将超过200万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预计会首先在工业和服务场景开启。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5.6%和25.5%。在核心技术领域,感知与环境认知、运动控制与执行、人工智能与决策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资本也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2025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达283笔,较2024年同期增长136%,总融资金额达270亿元。人形机器人赛道更是火热,融资事件77起,融资金额109亿元。
在这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热潮中,多伦科技积极布局,展现出强大的前瞻性。今年7月,众擎机器人宣布连续完成Pre-A++轮与A1轮融资,融资规模近10亿元。珠海星芯专项基金参与了其中的Pre-A++轮融资,这一基金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的星航资本与多伦科技共同设立,截至目前多伦科技间接持有众擎机器人1.57%的股份。与此同时,多伦科技成立机器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重点攻坚人形机器人的“交通场景二次开发”。
多伦科技此举意义深远,公司董事长章安强在2025WRC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今天,多伦科技与众擎机器人的合作,不仅是资本层面的联动,也是基于对“大交通”领域智能变革的前瞻判断,更是公司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战略升级的核心举措。
一方面,公司自1995年创立以来,已构建起以智慧车管、智慧交通、智慧驾培、智慧车检、新能源为核心的五大业务体系,通过本次投资提高其在驾驶、道路安全、交管等领域进行人形机器人二次开发及整机代工的能力,同时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大交通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逐步实现人形机器人在交管智能服务、机动车智能查验场景的落地。
另一方面,该举措能与旗下参股公司北云科技的IMU业务形成互补。北云科技的多源融合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可以为人形机器人在感知、控制、导航和稳定性方面提供实时的运动和姿态数据,确保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平衡性、定位精度和动作执行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适应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十五五”规划对“全域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数字警务新范式的聚焦,构建“机器警力”深度嵌入的新型现代化警务体系成为趋势,这为多伦科技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章安强进一步表示,多伦科技将基于众擎机器人的“硬件开源+生态分润”商业模式,打造交通场景下的应用层终端解决方案,完善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