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龙凤食品守艺人刘振林,坚持做高品质速冻美食

2020-06-10 11:01作者:综合来源:央广网

 1992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算得上一个颇为特殊的年份

人心安定了,脑筋却活泛了。

在刚刚完成合并的新闵行区,一位台商带着他一手打造的速冻品牌,开始了产品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一年后,这家名为龙凤食品的公司,在头一个月就达成了35万元的销售额,而当时上海月均工资仅仅471元。

与此同时,在两千多公里外,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索伯台村,十几岁的刘振林正在艰难求学。此时离物质匮乏的年代相去不远,加之索伯台村处于低洼地带,时常因内涝造成农业绝产。于是,大碴子粥、玉米饼、炖菜,还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水饺,便构成了他有关童年食物的全部记忆。

谁也想不到,命运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他们的人生连接在一起。

01:

食品工业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1997年,刘振林来到上海读大学。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锅包肉、酱脊骨是东北菜,这是他在东北生活十多年从未品尝过的家乡味道。

理发店里张贴着花花绿绿的香港明星海报,那是他的同学们所追随的潮流。但刘振林对此却兴趣寥寥,相比之下,商店里的速冻水饺更让他着迷——在东北的冬天,人们会把水饺放在室外的“天然冰箱”进行冷冻,但这种“冻水饺”却是不折不扣的“季节限定”,很难一年四季都吃到。他很想知道,商店里的速冻产品,究竟是如何生产、加工出来的。

匮乏的年代,进食只为饱腹,更谈不上“享受”。或许是出于一种微妙的补偿心理,也或许是兴趣所在,他选择了上海海洋大学的食品工程专业。

因为兴趣而带来的热爱,让刘振林在一众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这令他当时的导师对其青眼有加。导师常常愿意带着这个东北小伙去各大企业谈科研合作——刘振林与龙凤食品的第一次邂逅,就发生在这段时期。

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细节负责的态度,给龙凤食品的管理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旋即,龙凤食品的人事部门找上了他,问他是否愿意来龙凤食品工作。

当时的龙凤食品不不仅仅在华东地区稳扎稳打,更是开枝散叶,面向全国开始布局。在与龙凤食品交流的这段时间内,后者也给刘振林带来了与其它厂商截然不同的共事体验,他果断答应了对方的邀约。

2001年,当刘振林正式入职龙凤食品时,后者已经在上海深耕多年,从渠道到终端,一切都井井有条:为了拿到大型商超的黄金展位,龙凤食品斥巨资订购了一批印刷有品牌LOGO的冷柜免费赠送,甚至连电费都“承包”了,这在当年的上海市场堪称创举。

中小型经销商更是趋之若鹜——刚进公司时看到的这一幕,至今令刘振林记忆犹新:

寒风瑟瑟,经销商拎着装满现金的皮包,一边搓着手,一边排着长队在工厂门口等着提货,有时甚至还要给门卫发根烟,套套近乎。

龙凤食品的成功,除了渠道硬、路子广,关键在于产品好。

刘振林入职后的第一站是质检部门,在这里,他从现场质量管控,一直做到实验室检验。

这段经历也加深了他对于速冻食品的理解:

作为食品工业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速冻食品利用低于零下30度的低温,将新鲜食物快速冻结,食物中的微生物、化学反应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更神奇的是,工业流水线上的速冻食品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冻结,细胞内的水分还不足以形成刺破细胞膜的晶体,因此食物的营养、水分几乎没有流失。

参加工作以后,在当地娶妻生子的刘振林再没回过家乡几次——对于这个北方人来说,一碗龙凤速冻水饺,便足以了却乡愁。只有逢年过节时,他才会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不仅仅是为了吃,更是为了那份仪式感和家的氛围。

02:

餐桌上的“人人平等”

一年以后,刘振林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研发部门出现了岗位空缺,主管技术的领导问他,“愿不愿意来研发部门?”

他答允了对方的邀请——从质检到研发,算是无意中转了行。

在转到研发部门后,刘振林很快就在新岗位找到了节奏感,他开始负责布丁、火锅食品品类的新品研发工作,这两类食品往往有成熟的既定方案,不需要耗费太多心神。

但一项艰难的挑战正在不远处等着他,这源自于当时龙凤食品高层的异想天开。

上面希望能够开发出一款“用勺子吃的水饺”,这种水饺内部全都是充盈的汤汁,就像21世纪初正在上海流行的扬州小笼包一样。

但小笼包是蒸制食品,面皮经受的水分要少得多。而水饺全程在水中,煮熟的过程中很容易破,如此岂不是成了一碗面皮汤?

这款新品的技术难点,就在于面皮的韧性,韧性强了不容易破,但是口感也会变差;韧性稍微下降,口感提升了,水饺面皮的强度又不能满足“汤汁多多”的需求。

刘振林尝试不断改进面皮的成份配比,但他最终发现,自己输给了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

尽管他这款商品名为“龙凤818”的水饺依然如期上市,但令刘振林感到遗憾的是,他在成品上做出了稍许妥协,为了保证水煮不破,调整了馅料比例中的汤汁含量。

但即便是这样,“龙凤818”也给市场带来了惊喜。它口感非常细腻,轻轻咬破外皮,吮吸里面的汤汁,霎时间唇齿留香。

时至今日,刘振林很难对这款产品下定论。尽管没有达成预期的设定目标,但它依然成为了龙凤食品的热销爆款。

从那时起,刘振林对龙凤食品的研发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只做精品。

在市面上散装速冻汤圆大行其道时,龙凤依然以200克的精装速冻汤圆为销售主力:这种分量适中的精品汤圆,在上海大受欢迎,卖了将近二十多年。

从古至今,食物都是有阶层的。

但在工业化食品逐渐普及后,现代人的平均饮食质量已经远超数百年前的贵族。

明清时期的皇室为鲥鱼而着迷,不惜花费巨资跨越两千多里从江南运往京城。但如今即使是平民,也能轻松享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海产。

科技正在食品领域不断打破垄断与特权。

刘振林很庆幸,自己能够投身其中,为这段历史进程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03:

老员工都是“老主顾”

不同的加工方式对于食物品质的影响有多大?

以汤圆中的黑芝麻粉为例,龙凤食品一直采用辊式研磨法,这种方式不会升温,最大程度地保留芝麻原有的香味。而业内普遍采用的高温研磨法,车间里往往香气四溢,但风味物质已经提前挥发,成品就少了几分滋味。

尽管辊式研磨法的效率更低,但刘振林依然力主将这道工艺保留下来,这是他执拗的一面。

诚然,他不懂销售,也不懂渠道,但他亲眼见证过放弃品质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从质检部门出身的他,对品质的严苛已然成为刻在基因里的本能。

龙凤食品之所以会成为上海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从来都不是因为具体某个人,而是所有员工对于品质的共识。

在年节时分,刘振林和他的同事们总要接到一些“特殊顾客”的电话,他们是龙凤食品的老员工。

电话内容往往都是同一个问题:“龙凤现在的配方改没改?”答案自然是“没改”。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对方往往会买上十几箱产品用来馈赠亲友。

这已经成为一种对暗号式的默契。

一位曾经的龙凤食品老员工如是回忆:当年他从苏北老家来到上海打工,进的第一家厂就是龙凤食品,他惊讶于厂里对质量的“苛刻”,心想“原来大城市的食品厂都这样”,但后来他才发现,并不是每家食品厂都这样。当年被严格的标准“折磨”的年轻人,后来都成了十多年如一日的忠实顾客。

刘振林说:“我们员工很认可我们的产品。消费者会被广告引导,但自己的员工是真正知根知底的。无论是原料还是车间卫生,大家都看在眼里。”

他觉得,“自己人”对产品的信赖,弥足珍贵。

他自己也和这些老员工一样,是龙凤食品的忠实顾客。在节前逛超市时,看到龙凤食品的冷柜前站满了挑选的人群,刘振林忍不住拍照发了条朋友圈,还配上一条文案:“过年就吃龙凤汤圆!”

老同事们纷纷点赞,他有点自得,说自己是“被研发耽误了的促销员”。

04:

坚守是什么味道?

这几年,龙凤食品放缓了脚步,重新思考,精进原有产品的工艺,稳固自己的“基本盘”。

但放眼国际,速冻食品行业的风向开始逐渐趋向于健康、年轻化。刘振林觉得,如今是时候打开思路,扩充一些新品类了。

作为对流行趋势的回应,2019年,刘振林为龙凤食品研发了低糖黑芝麻汤圆、蛋黄流沙汤圆、蟹皇汤圆等新品。上市以后,很快便取得了极为热烈的反响。

龙凤食品最让刘振林自豪的就是精品研发路线,在集成传统口味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今年的粽子礼盒便是在这种思路下的产物。龙凤食品为其设计了两款礼盒,口味均以江浙沪市场的“咸党”为主,兼顾了 “甜党”,这款新品将在端午节前上市。

当年曾在华东地区热销的“龙凤粽”,又回来了。

借助渠道端发力,龙凤食品也重新唤醒了上海消费者心目中的那段久远的记忆。

“龙凤汤圆,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汤圆。”

弄堂里的小孩子早已为人父母,但他们发现,这么多年,龙凤汤圆还是那份熟悉的味道。

这份味道的名字叫坚守。

在采访刘振林时,记者偶然间提起龙凤食品当年在上海开辟市场时的一段秘辛,在向其求证时,后者却对此一笑而过,说:“(当时)呆在实验室里,对渠道没有(去)刻意探究。”

或许,他就像一个少言寡语的刀匠,只管将手上的刀锻造、淬火、研磨……至于这把刀之后将在江湖上掀起怎样的波澜,他都不闻不问。

在龙凤,有太多像刘振林这样的守艺人。用时间积淀手艺、用创新紧跟市场,用初心制作美味。不管是研发还是产品,都精益求精。这就是龙凤人一直所秉承的,难能可贵的匠人精神!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华南财经网手机版 中国大财网手机版 中国华财网手机版 中华金融网手机版 东方财经网手机版 大众财经网手机版 齐鲁财经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