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农商银行:转型打造“四类银行”、升级优化竞争实力
2019-04-29 10:50作者:李晓刚来源: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当前,全国的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为应对当前日渐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外延应进一步巩固提升。想在新形势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破解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解决以上发展难题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能在广大农村地区扎实落地,这就需要以服务“三农”、扶持小微为经营主旨的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机制体制、人员网络和产品服务的优势,紧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普惠金融和自身发展的双提升。
打造“小银行”,增强竞争定力。支农支小是农商银行的天生使命和血脉基因,农商银行应立足“三农”市场,坚守小微阵地,转变信贷投向,以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人经营户和小微企业等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单设贷款资金,克服信贷规模压缩的难题,全力打造“小而专”的本土银行。一是厘清投放重点,完善信贷流程。科学设定信贷投放任务,引导全行阶段性和全年信贷投放重点,全力支持春耕夏收等季节性农业和周期性小微实体的发展,有效引导全行资金回流,逐步建立服务县域、“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梳理整合涉农、小微信贷产品,按照“申贷便捷、流程简化、审批即时”的原则,形成覆盖面广、层次性强、涉及行业多的小贷产品“工厂”。针对扶持对象的行业和产业特征,修订改进信用评级、授信办法,采取纳税、产品库存、企业负责人的道德品质等一些非财务指标,制定符合三农、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丰富三农和小微实体的增信手段。二是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专业队伍。按照总行、城乡一级支行和乡村二级支行三个级别建立信贷营销层级,充分发挥支行的营销“支点”功能和金融服务工作室的营销辐射功能,全力织就遍布城乡、网罗村庄的信贷网络体系。升级设立个贷业务部、小微企业部,严格按照“专业、专心、专注”的服务要求,竞聘上岗,加强考核监督,实行绩效评价,激发部门人员为个人客户和小微实体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夯实管理根基,激发内生动力。在全行范围内推行客户经理持证上岗制,实施客户经理等级管理,根据支行信贷存量,配备不等数额的客户经理,确保辖内涉农小微客户贷有所需,贷有所得。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支行行长大客户经理制度,深入实施客户经理包村包庄制度,试点创新驻厂客户经理包干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三农和朝阳产业的潜在客户群,推行“客户养成计划”,培育明星企业,带动整个行业的兴盛,推动企业客户的同生同长。
打造“快银行”,增强竞争活力。当今,银行业的竞争就是速度的比拼,谁能快人一步,就能抢占无人涉足的“蓝海”,就能在未来高度智能化、综合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均等化普惠金融战略的推行,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面对着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农商银行需要在“快”字上落子,从产品、流程、服务和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提速,实现竞争活力的迸发,推动预期战略的平稳落地。一是提升信贷效率。推行信贷产品与客户贷款期限、额度匹配制度,实现贷款期限的设定与农业客户的生产周期相适应,贷款额度的确定与企业和农户的合理资金需求相匹配,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实行信贷产品动态管理,根据信贷投收现状,不断调整信贷产品模式,提升贷款实效,实现信贷产品的快捷性投放。适当简化贷款抵、质押担保手续,大力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化信贷流程,增强贷款的灵活性。二是发挥数据优势。加快个人业主、微型经济和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的归集和更新,做好农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信用系统有关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建立全行信贷投放的“数据仓库”。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大数据系统,整合全行客户、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征信等信息,创新推出“金农易贷”网贷平台,为客户提供自主性申贷、网络化审查、即时性审批。推行信贷“三化”工程,实行网络化审批、无纸化传输,实现信贷审批的异地化、即时化。三是增强快捷体验。实行独立审批人制度,缩短审批时间,减少贷款审批层级,简化贷款程序,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及时得到信贷支持。创新设立全县首家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减少客户往返办理抵押登记时间,为需求客户提供“一站式”专享服务。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社区信e付、金农信e家等新的基础性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便捷性的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打造“惠银行”,增强竞争动力。随着“客户至上”向“关系至上”经营理念的转变,打造互惠互利的新型银客关系正成为金融竞争成败的关键。要想在准入门槛越来越低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据先手,农商银行就需要着眼于“惠农优企”,将体制灵活、决策链短的先天优势转化为后天的竞争胜势,最终赢得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一是优化普惠服务。围绕提高金融产品供给效率这一目的,加快金融服务改革、开发和发展,充分发挥营业网点、旗舰型和简约型金农信e家、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工作室功能,构建多元化、服务高效、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创新普惠产品。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和机构设置优势,加大信贷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力度,增加生源地助学贷款额度,创新发放高中生助学贷款,采取首贷分点分校,在各学校设立贷款办理点,抽调专人,对学生材料予以初审,简化流程,推行续贷分校分时分流办理,在各乡镇政府、中学和村委设立续贷办理点,提高助学贷款办贷效率。积极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巾帼妇女创业贷款的发放,提高贷款额度,放大贷款倍数,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妇女等弱势群体再就业。三是切实让惠于企。充分发挥资金内部转移定价优势,有效增加全行资金运营效率,提升为客户服务的综合实力。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理顺内外部利率体系,提升自主定价能力,根据不同行业、信用等级的客户实施差异化的利率,切实让利于农,让惠于企。合理调控利率上浮幅度,减轻农民负担,让利于农,反哺于农。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创新推出“绿色信贷”品牌,支持低碳环保等高科技企业发展。
打造“软银行”,增强竞争耐力。十年发展,百年品牌。品牌之争将成为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生存发展乃至做大做强的落脚点。在群雄并立的农村金融领域,与竞争对手抗衡的核心在于客户的向心力和认可度,而赢得客户的关键是差异化的品牌知名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在服务和产品日渐“大同”的现在,保持鲜明的企业品牌辨识度,增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将成为农商银行对抗各方竞争对手布局县域、进军乡村战略的“最关键一招”。一是勇当扶贫先锋。踏实践行“精准扶贫、农金有责”的理念,积极打造“金融扶贫五大模式”,创新发放林业产业扶贫小额贷款,为全县精准扶贫脱贫贡献农金力量。同时,精心筛选名单,建立银村扶贫对接联系点,制定实施定点帮扶制度,通过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加大对帮扶对象的支持力度,拓宽金融扶贫的服务面。二是开设民生工程。积极承办新农保、地亩补贴等民生补贴资金的发放,不断社保卡的代理环境,切实提升全行的金融服务水平。创新无抵押无担保的“道德模范”信用贷款,对入选的各层级好人及道德模范,了解其具体的信贷需求,给予信贷政策、产品和资金倾斜,解决贫困道德模范的创业难题。三是践行企业责任。冠名赞助利辛县全民健步走活动,捐资建设利辛县主题交通公园,积极开展暑期“小候鸟”爱心慰问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农金温暖;扎实开展防范金融风险知识宣传和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使广大市民足不出村就可了解到最新的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知识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