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菊乐股份”)IPO进程出现新动态,公司收到北交所问询函。
菊乐股份始创于1985年,1996年进入乳制品行业。与其同期的乳企李子园(605337)、均瑶健康(605388)都早已登陆资本市场。而菊乐股份的IPO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屡战屡败。
据公开消息,菊乐股份曾于2017年、2019年、2020年、2022年四度谋求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
招股书显示,菊乐股份主营业务为含乳饮料及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含乳饮料、发酵乳、巴氏杀菌乳及灭菌乳等。
菊乐股份深耕含乳饮料及乳制品生产领域二十余年,1996年推出的“酸乐奶”含乳饮料产品占据了核心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拥有“嚼酸奶”及“打酸奶啰”等发酵乳产品;“打牛奶啰”及有机系列巴氏杀菌乳产品等。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菊乐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4.72亿元、15.62亿元及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96亿元及2.32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1.87亿元、2.27亿元。
菊乐股份的产品销售以经销模式为主。报告期内,公司经销模式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72%、74.52%和69.97%。
从上述数据来看,菊乐股份各期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公司选取的9家同行业可比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多数呈下滑趋势。
北交所对此表示关注,要求菊乐股份说明报告期内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驱动因素,结合不同类别产品收入结构和毛利率、毛利变动、向主要客户的销售情况及同比变动情况、费用变动情况等,分析报告期内收入、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长的原因。
并对比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乳饮料、发酵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细分产品的收入变动趋势及增长率情况,说明公司整体和细分产品的业绩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说明2024年可比公司呈业绩下滑趋势、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
数据显示,菊乐股份各期毛利率分别为29.60%、31.05%、33.46%,呈上升趋势。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各期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6.54%、26.73%、27.59%,公司各期毛利率水平分别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3.06、4.32、5.87个百分点。
北交所要求菊乐股份说明报告期内毛利率上升的原因,同时要求公司说明毛利率水平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对比公司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同类产品毛利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北交所关注到销售费用中营销费用的真实性、合理性。菊乐股份各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67%、9.85%、11.28%,销售费用中营销费用金额及占比呈增长趋势,占比分别为33.13%、35.92%、47.62%,金额分别为4,712.43万元、5,529.37万元、8,817.87万元,营销费用主要由宣传推广费、陈列费、销售服务费、人员服务费等构成,2024年起,菊乐股份对惠丰品牌加大电商营销推广投入。
北交所要求菊乐股份量化分析营销费用逐期增长的原因,说明公司营销费用的用途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通过第三方资金回流至实控人等关键管理人员的情形,论证公司营销费用的真实性。
申请文件显示,菊乐股份本次拟募集资金5.52亿元,其中2.78亿元投向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拟投入2亿元用于设备购置,扩大公司多类含乳饮料和乳制品的产能;1.79亿元投向营销网络中心升级建设项目、5,530.90万元投向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3,843.84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
北交所关注其募集资金规模及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5.29%、78.44%和84.49%。公司被要求说明在下游消费者对含乳饮料和乳制品的需求不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公司生产经营是否更侧重于新品研发而非简单的产能扩充,扩产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合理性及必要性。同时,说明需要建设营销网络的必要性,是否与公司目前的市场需求相匹配。
此外,北交所还在问询函中关注到菊乐股份经营行为合法规范性。根据申请资料,公司及子公司取得生鲜乳准运证明、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等多项经营资质与许可,其中,部分资质许可即将到期。此外,部分分公司取得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菊乐股份及子公司因未在奶罐、污水抽水泵坑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相关部门罚款等处罚,存在社保公积金应缴未缴的情况。
北交所要求菊乐股份说明公司是否符合乳制品行业、含乳饮料行业监管政策规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被处罚的风险;说明部分分公司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取得背景,是否开展相关业务及报告期内收入情况。
同时,说明报告期内受行政处罚行为是否已经彻底整改、不利影响是否已消除,并说明公司及子公司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健全有效性,报告期内是否存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纠纷或其他违法违规情形。补充披露社保公积金补缴对发行人经营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方案,并揭示相关风险。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