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科技 >

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正式成立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协同

大众财经网 时间:2025-07-04 16:27:37 来源:TengNews财经网 作者:综合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技转人才生态与区域产业创新协同”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吸引来自政府部门、全球智库、科研院所、创新企业、投资机构代表200余人参会,共议技转人才生态建设与区域协同创新路径。

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舒毕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会长、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原一级巡视员杨显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会长、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姚为克,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娄毅翔参加论坛。

舒毕磊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朝阳区深入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应用场景建设带动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并与高校共建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以奥运村街道为核心区域打造朝阳北部科技创新发展带,加快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下一步,朝阳区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政策供给、加大耐心资本供给、补齐创新空间短板、营造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生态,构建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期待与各方一起享受创新主体发展的红利。

姚为克致辞时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技术转移转化本质上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的过程。打造高水平的技转人才生态,并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中发挥引领作用,应在引育国际化技转人才队伍、拓展全球技术转化通道、强化专业服务支撑等方面深化探索。

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正式启动。来自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伽利略资本的多位资深专家受邀成为联盟首批成员。据介绍,该联盟将通过实施科研资源共享、产学研信息融通、应用场景开放、政策精准引导、金融服务支撑等五大举措,构建“需求挖掘—技术匹配—中试加速—产业落地”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效能。

奥运村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博洋在作朝阳北部科创带核心区域推介时指出,奥运村街道作为朝阳北部科创带核心区域,将充分发挥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场景赋能、科技交流以及宜居宜业等多重优势,全力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街区新地标。

由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奥运村街道、氪星创服联合发起的朝阳北部科创带运营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朝阳区北部区域创新生态正式形成体系化筹备建设。该运营中心将聚焦“2310”科创矩阵,围绕院地融合、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培养、国际协作五个方面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垂直创新孵化中心、青年科学家会客厅、技术经理人联盟、产业创新空间矩阵、多元公共服务空间,打造全球具有代表性创新街区,探索城市中心、高校周边的创新生态建设,为朝阳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论坛现场为完成朝阳区2025年首批京津冀技术经理人培训的首批30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该培训旨在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高水平、高效率的技术经理人队伍。首批学员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知识产权、法律、产业研究院等专业服务机构。这支复合型专业队伍的成长壮大,将为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多位行业专家围绕技术成果转化分享洞见。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姚亚平认为数字经济爆发,将深刻重构人类生活与生产力体系;梅花创投合伙人谈文舒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壁垒是“认知障碍”,AI是全社会认知的“超级科技成果”;超非凡医疗产业集团董事长王剑利提出技术经理人应进化为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枢神经网络”。

两场深度对话聚焦“技术经理人商业化路径探索”与“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痛点与破局”。来自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分会、北京电子控股电子城高科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转移办公室的专家形成共识: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经理人正在“中介角色”向“价值创造者”转变,需强化技术理解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来自元保集团、兰木达、医渡云、数治云等多位成功实现技术商业化的创新企业负责人分享了破解技术转化瓶颈、高效联动研发端与产业端的“实战”经验和创新模式。

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奥运村街道承办,朝阳北部科创带运营中心、北京氪星创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协办。

据悉,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于7月2日在京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构建“1+6+N”活动框架,全面展现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工作成果,共建人本包容、安全可信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数字友好合作新范式。

 

来源:TengNews财经网



  •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