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擘画新蓝图,强调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品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推动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一系列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既为农村产业注入蓬勃生机,也为深耕三农领域的企业带来崭新机遇。
在此时代浪潮中,老家农铺从郑州街头的一方小店起步,十四年来始终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通过创新构建“产地溯源直播+线下门店自提”的新零售模式,不仅实现了从生存挣扎到行业标杆的华丽蜕变,更走出了一条新零售连锁品牌创新突破的示范之路。
四次变革,从生存挣扎到破局重生
时间回溯至2011年,老家农铺在郑州悄然落下第一块基石。彼时,这个不足百平的小店或许无人能料,它将成为日后搅动农产品流通格局的“鲶鱼”。创始人怀揣着“为用户幸福奋斗终生,让用户有品质的生活”的朴素信念,却不得不直面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重重困境:中间商层层加价、产销信息严重割裂、消费者信任缺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创业团队,甚至在2013年壮士断腕关停全部四家门店进行战略升级。这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变革,为品牌后续发展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转机出现在政策东风与模式创新的交汇点。2015年,当国家提出“互联网+农产品”战略时,老家农铺敏锐抓住机遇,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专业直播人才,并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展示农产品从采摘到包装的全过程,这种透明化的运营模式大幅提升了用户信任。2020年疫情肆虐之际,品牌以“强军”姿态逆势而上:成立党支部强化组织建设,苦练内功夯实根基。至2023年,老家农铺再次突破自我,完成店面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复购率与品牌黏性。
四次关键变革,次次精准踩准政策节拍,不仅让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更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实现了从生存到跨越式发展的华丽转身。
透明溯源,重建信任的破局密钥
来到2024年,老家农铺的“产地溯源直播”全面升级。专业溯源团队深入全球优质产区,从新西兰的乳制品工厂到长白山的参茸基地,从云南非遗工坊到地中海橄榄庄园,通过沉浸式直播将原料采集、生产工艺、品质检测的全流程透明呈现。这种“全链路溯源”模式,让消费者不仅见证产品诞生过程,更深度理解每一件商品的价值内涵。
基于严苛的选品标准,平台构建了覆盖地标干货、非遗手作、膳食补充、旅游家政等高价值商品矩阵,配合“一年无忧退换”的服务承诺,既让消费者获得真实可靠的高品质产品,又为优质生产者搭建了价值展示平台,形成了良性的健康消费生态。
郑州的张阿姨便是老家农铺的忠实粉丝,“以前采购生鲜总担心品质参差不齐,现在通过直播能亲眼看到各地农场的种植环境、加工流程,从源头到餐桌全程透明,这种安心感是别处给不了的。”她每周都会准时观看直播,跟着镜头“云逛”全国各地的产地,家里的果蔬干货几乎都来自老家农铺。
与此同时,企业通过直采集采剔除6道中间商,将大部分商品价格降至市场价的50%左右,真正实现了“让邻居们更省钱”。漯河市民李大姐算过一笔账:“同样的五常大米、有机鸡蛋,这里的价格更低,但品质反而更有保障。每月家庭开支节省近千元,生活质量却不降反升。”这种“优品不优价”的消费体验,正在重新定义大众对“好货不便宜”的固有认知,让消费者们真正享受到既要品质、也要实惠的双重满足。
双向赋能,打造城乡共赢生态
扎根大地者,方能读懂土地的馈赠。如今,老家农铺的脚步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及乡村,累计开展近1000场助农直播,帮扶10000+款农产品走出产地,陕西洛川苹果种植户王建军感慨:“过去滞销的果子烂在地里,现在通过直播间直发城市,收入提高了三份之一!”这组数据背后,是“农户增收、用户省钱”的双向价值闭环。
从郑州街头的艰难起步,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零售标杆,老家农铺的成长之路,恰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微观缩影。它以透明溯源重建信任,以直供社区创造价值,以生态链激活城乡资源。相信未来,老家农铺将坚定推进“千城万店计划”与“数字化生态平台”规划,始终秉持追溯源头、探究本源、集采量大的理念,让更多邻居通过镜头看到产地的真实,感受产地的绿色、新鲜,持续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与安心。
来源:东方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