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康美药业年报的披露,关于公司300亿元货币资金凭空消失的言论满天飞,这也导致康美药业股价的直接跌停。
从事件性冲击的角度来看,康美药业因年报问题导致的股价波动并不会很快散去,但从纠错回归正轨的角度来看,随着股价的下跌以及康美药业会计差错的修正完毕,存货余额的大幅增长有望助推康美药业快速实现价值重估。
货币资金减少源于会计差错
根据康美药业的年报,2018年康美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93.56亿元,同比增长10.11%;实现归母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下降4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50.84%。
从主要财务数据来看,康美药业2018年收入增长没有换来利润的增长,对此公司解释为,经济下行以及金融去杠杆造成融资紧缩的影响、“两票制”政策实施及医院控费的影响等。对于频繁暴雷的A股市场来说,康美药业利润下滑实际上早有预期。不过相对于利润下滑来说,目前市场更为关注的是年报中突然爆出的货币资金问题。
根据年报中发布会计差错更正说明,通过企业自查后,康美药业对2017年财务报表进行重述,由于公司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造成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这便是市场哗然的300亿元货币资金“消失”问题。
受此消息影响,4月30日,康美药业股价开盘封死跌停。
转存货后价值面临重估
有熟悉上市公司财务操作的专业人士指出,市场目前关注的核心是货币资金突然减少,但却忽视了同时进行会计调账的公司其他资产的增加,比如应收账款、在建工程、存货等。
年报显示,由于公司采购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确认业务款项时的会计处理存在错误,造成公司应收账款少计641,073,222.34元;存货少计19,546,349,940.99元;在建工程少计631,600,108.35元。三者合计少计了约2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会计差错调整,康美药业的存货大幅增加近200亿元。那么大幅增加的存货是否会导致存货跌价的风险呢?
医药分析人士指出,康美药业涉及重要饮片和上游的中药材种植,商业特性决定了随着收入规模扩大,存货的规模必然扩大。作为中药龙头,康美药业的存货主要就是中药材,其商业价值较高。
资料显示,占康美药业存货价值比较大的品种,主要是三七、人参等名贵中药材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走势看,由于存在一定的资源垄断性优势,三七和人参的价格稳中有升。而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康美三七粉、西洋参为中药饮片诚信品牌;康美新开河人参种植基地获评吉林省“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材料生产基地称号;2014-2018年,康美三七粉连续四年蝉联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奖”,有此可见,市场美誉度决定了康美药业库存产品跌价空间并不大。此外,公司主要产品中药饮片2018年营业收入增长22.8%,这说明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扩大,同样表明不太可能出现库存商品大幅计提损失的可能。
短期冲击后关注错杀机会
针对康美药业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等有关事项,4月30日晚间,上交所迅速发出了监管工作函。上交所要求公司认真核查本次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所涉及的具体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差错调整的交易背景、对象及其关联关系、会计差错发生的时点、发生差错的具体原因和责任人等。上交所同时要求公司充分核实本次会计差错更正是否涉及对2017年度以外的以前年度财务报表更正事项,是否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或调整事项。
面对前期证监会的立案调查以及上交所最新的监管问询,有投资者担忧康美药业面临退市风险。
不过根据多位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康美药业出现退市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从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意见来看,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室事务所给康美药业出具的是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报告五种类型,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位列第三,高于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近两年里,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A股上市公司中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公司并不在少数,根据交易规则,保留意见并不会导致公司“披星带帽”,更不会导致暂停上市或退市。
其次,对于证监部门的立案来说,信息披露违规的过往处罚案例中,鲜有退市的案例。有业内人士认为,康美药业在立案期间对公司以往财务数据进行会计差错调整,不排除是按照监管要求在主动纠正错误,这显然有利于证监部门的加快结案,公司内控重回良性正规。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鉴于存货问题冲击市场心理以及舆论的推波助澜,康美药业的股价在短期内面临极大抛售压力。但对于其内在价值来说,随着2018年5月以来的大幅下跌,公司市值已经缩水逾60%,股价已经回到2013年前后的水平,市盈率已经低于25倍,持续下跌存在价值错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