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ness:当前贸易争端将如何影响亚洲市场?交易者应做何预期?

由Exness金融市场策略师Krisada Yoonaisil撰写的市场洞见。
潜在的贸易争端曾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但现在已成为严峻的现实。 美国已经颁布了关税措施,在全球经济中激起了涟漪,而亚洲市场正是处于涟漪的中心。交易者和投资者想要挺过此番新的动荡时期,就需要做到三点:敏锐地洞察即时影响;采取降低风险的战略方法;最后是发掘潜在的机遇,即使是非常规的机遇也应被考虑在内。
现状如何:简要分析
对于美国加征关税和关税升级,亚洲股市反应剧烈。 近期的一些声明(比如将钢铁和铝的关税提高一倍),已导致香港、东京、悉尼和新加坡等市场大幅下跌。在波动尤其剧烈的那些天里,恒生指数下跌13%以上,日经指数则下跌7.8%。
这些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反映了波动加剧和投资者焦虑的大趋势。 2025年5月,由于美国加征关税和亚洲需求疲软导致企业损失惨重,工厂活动萎缩。问题的核心在于亚洲对出口的依赖,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 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的制造业中心面临着严峻的困境。美国对纺织品和汽车等各种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0%到高达54%不等,直接影响了这些经济体。
即使中美贸易争端只是暂时停止,也让亚洲市场立即获得了喘息之机,出现了反弹。由此可见,亚洲市场对贸易发展非常敏感。 然而,潜在的紧张局势和高关税新时代的“永久”性质表明,这种形势的缓解可能转瞬即逝。
在风暴中航行:交易者的策略
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被动应对是不够的。 交易者需要考虑多元化策略,关注非传统资产,了解另类资产的独特性。
通过指数和价值策略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
若想驾驭风险和波动加剧的环境,一个基本方法是多元化投资组合,而股市指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指数是股票的集合,可以平均分散单个公司所带来的特有风险。
值得考虑的主要亚洲指数:
NIFTY 50指数(印度):代表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14个行业中最大的50家公司,可以全面反映印度市场的表现。
日经225指数(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225家公司的价格加权指数,深受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影响。 鉴于美国汽车关税导致日本制造业萎缩,该指数需要密切关注。
恒生指数(香港):追踪香港证券交易所最大的50家公司。 该指数通常被视为中国和整个亚洲地区市场情绪的晴雨表, 对贸易新闻非常敏感。
海峡时报指数(新加坡):由30家顶级公司组成,聚焦金融、房地产和电信领域。
KOSPI(韩国综指):与日本一样,韩国也是依赖出口的经济体,尤其是在汽车和科技领域,这使其主要指数容易受到关税的影响。
上证综指:追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A股和B股,这是中国市场的重要指标。
虽然这些重要的亚洲指数为多元化传统投资组合提供了途径,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这些整体市场指标。
在这种环境下,现有的金融体系和市场经历着波动,投资者往往将目光投向非传统资产。 这种寻求等价另类资产或对冲品种的做法,促进了针对加密货币等去中心化资产的研究,这些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变化产生反应。
比特币:去中心化的避险品种?
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时期,投资者往往会寻求非传统资产。 因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比特币经常被吹捧为不易受各国政府直接政策变化的影响,除非这些变化专门针对加密货币。然而,这种关系并非如此简单。
贸易争端会给比特币带来多种风险:
波动性增加,投资者纷纷避险:如果贸易战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投资者可能会远离比特币等高风险资产,转向现金或政府债券等更安全的避险资产。比特币非但不会成为避险资产,其价格反而可能与股票同步下跌。
监管审查:卷入贸易争端的各国政府可能会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控制,可能会重点关注加密货币,以防止逃税或资本外逃的情况。
对挖矿的影响:贸易战会中断基本挖矿硬件(如GPU和ASIC芯片)的供应链,这些硬件通常是跨国制造的。 对这些组件加征关税会增加矿工的成本,挤压利润空间,尤其是在比特币价格波动和全网挖矿难度增加的情况下。
尽管存在这些风险,但比特币有时仍表现出韧性。在贸易政策冲击期间,传统资产纷纷下挫,但比特币仍能保持稳定或反弹。比特币与股票和黄金的长期相关性有所波动,这表明比特币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比特币重新成为避险资产的关键在于能做到与股票保持较低的相关性,尤其是在以保护主义和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经济环境中。从短期来看,美国提高关税可能会导致通胀加剧、经济增长疲软和比特币市场波动。 从长期来看,如果关税政策导致经济持续不稳定,比特币的避险资产地位就会加强。
石油:另辟蹊径?
石油市场也会在多个方面受到贸易战的影响。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会抑制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导致石油需求减少和价格下跌。
国际能源署(IEA)已经下调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这是基于美国加征的关税和报复性关税措施。 IEA预测将出现五年来最缓慢的增长。
鉴于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国际能源署现在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年增幅仅为73万桶/天,较之前的预测下调了30万桶/天。 2025年4月初,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至每桶64美元左右,创下四年来的新低,年初至今跌幅达12%。
如果总统特朗普之前增加美国石油产量的承诺得以兑现,供应激增可能会给全球油价带来下行压力,从而可能为预期这一结果的交易者带来卖出机会。
然而,国际能源署指出,尽管有“钻吧,宝贝,钻吧”的口号,但受到关税和价格下降的影响,美国石油行业的活动可能会减少。 关于2025年石油市场的前景,市场上众说纷纭,美国潜在的政策转变及其对需求和供应的影响放大了不确定性。
预计动荡仍将持续
贸易争端硝烟再起,预示着亚洲股市将进入一个持续不确定的时期。 虽然暂时的休战可能会为市场带来短暂的喘息,但根本分歧和保护主义立场预示着,动荡将持续存在。 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仍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非常敏感。此外,这些关税措施还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放缓,这也会影响亚洲经济体。
交易者必须保持敏锐、信息灵通和策略多元化。在贸易战的大环境下,传统避险资产和防御型选股固然有保护的作用,但探索另类资产,比如比特币和大宗商品(石油等),了解清楚另类资产独特的风险回报情况,或能有助于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