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基金 > 正文

养老规划,要提前配置好哪三笔钱?

2025-02-18 11:16作者:综合来源:大众财经网

导语:理财文化万里行,基金走进千万家。欢迎大家搜索【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关注“养老”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解锁更多理财知识。

刷着短视频里的“养老圣地”,又或者看着父母住院的缴费单,你是否突然意识到:养老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正在逼近的现实?别等到退休才手忙脚乱,养老规划要趁早,才能实现养老自由。

养老投资跟普通投资有何区别?

(1)投资目标不同

普通投资:目标较为多元,可能是为了资产增值、财富积累、实现短期财务目标,也可能是为了追求高收益以满足特定的消费欲望或投资计划。

养老投资:主要目标是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保障,确保在退休后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品质,满足医疗、生活消费、旅游等多方面的需求,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

(2)风险偏好不同

普通投资:由于资金用途相对灵活,投资者在面临投资亏损时,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弥补损失,因此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高。

养老投资: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因为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可能导致养老资金的大幅缩水,影响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3)资金管理方式不同

普通投资:资金管理相对灵活,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投资组合,将资金用于不同的投资项目或用途。

养老投资:养老资金必须进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不能与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等其他用途的资金混在一起。

总之,养老投资与普通投资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投资者在进行养老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确保养老资金的安全、稳定和增值。

养老财务“金字塔”:构建三重防护体系

科学的养老投资,就像盖一座房子,得有稳固的根基、结实的柱子和舒适的房间。这就好比咱们要提前配置好养老的“三笔钱”:风险准备金、终身现金流和稳健资金池。

(1)风险准备金:抗震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面临的健康风险日益加大。数据显示,2021 - 2023年全国60岁以上失能人数达到4654万人,相较于2020年的4530万略有上升;同期,失能导致的总经济成本高达13511亿元,占2023年GDP的1.07%。这些数字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着我们在养老规划中必须重视健康风险带来的经济挑战

在养老资金的配置中,风险准备金虽通常占比最低,但却是最不可或缺的存在。这笔钱专门用来应对疾病、失能等突如其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在突发疾病或需要长期护理时提供资金支持,避免因病耗尽积蓄,它如同健康的安全垫,有了这笔钱哪怕不能一直保持“活力老人”的状态,也能让退休生活更加体面。

注:①数据来源于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报告》,发布时间为2024.4.7。

(2)终身现金流:核心支柱

诺贝尔经济学家罗伯特·莫顿曾指出:“一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并不是由财富总额决定的,而是由收入现金流决定的”。终身现金流,作为养老财务的核心,确保每月有稳定的收入以覆盖日常开销,如饮食、水电及物业费用等。

有了终身现金流,我们无需为月度预算担忧,生活更加从容不迫。它可以通过一些金融产品来实现,比如年金保险,购买年金保险后,退休的我们每年都能领取一笔资金,真正做到活到老领到老,让退休生活变得“有钱有闲”。

(3)稳健资金池:可扩展空间

稳健资金池是一笔灵活且具有增值潜力的资金,通常用于应对通货膨胀、捕捉投资机会或提升生活品质。当我们渴望出去旅游,欣赏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或者想要给可爱的孙子孙女买一份心仪的礼物时,稳健资金池就会及时发挥作用,为我们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有了它,我们的退休生活不再局限于基本的温饱,而是能够过得丰富多彩、风生水起,充满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这三笔钱构建了一个“金字塔型”配置模型:风险准备金是基础,确保我们在遭遇突发状况时仍有资金后盾;终身现金流是支柱,保障日常生活的稳定开销;稳健资金池是提升层,为退休生活增添更多可能性。

通过精心规划和科学的养老投资,我们不仅能够从容应对养老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更能让退休后的生活充满舒适与尊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如何有效规划养老“三笔钱”?

1)预估自己的终身现金流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退休后每个月大概要花多少钱。其次,要根据现在的社保缴纳情况,了解退休后能领多少钱?二者之前若有缺口,就得及时补充配置。比如,通过购买养老年金保险、国家发行的债券、银行定期存款等产品,或者提前规划一些能产生稳定收益的投资项目。那如何确定二者之前是否有缺口呢?

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退休后每年的被动收入能达到退休前年薪的70%,才能维持一个比较安逸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如果现在的工资是1万元,那么按照70%的养老金替代率计算,退休后每月的收入应达到7000元,才能维持与工作时相当的生活质量。

另外,根据目前的社保退休金计算规则,退休金的替代率(退休后工资与退休前工资的比值)通常不会超过40%。如果退休前工资为1万元,那么按照40%的替代率计算,退休后每月的社保退休金大约为4000元,意味着仅靠社保养老金,可能每月面临超3000元的资金缺口。

2)为自己铺好健康的安全垫

健康是晚年生活的基石,我们可以为自己购买一份保障终身的重疾险,一份相对稳定的医疗险,以及一份意外险,共同构成抵御风险的防线。重疾险可以在不幸患重大疾病时提供经济支持,减轻医疗负担;医疗险则能覆盖日常医疗费用,确保我们不会因病致贫;意外险则为意外事故提供保障,避免意外事件对财务造成巨大冲击,从而确保我们在晚年能够安心享受生活,无后顾之忧。

(3)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在养老规划中,合理的资产配置也同样至关重要。而资产配置的核心理念在于“分散配置+长期投资”,对于闲置资金,可以适当参与权益投资,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方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提升整体资金的增值空间。

在低利率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在求稳的基础上争取相对更高的收益预期,可以考虑以债券等稳健类资产为底仓,同时配置一部分股票等风险稍高的资产来提高收益弹性。在投资方式上,可以通过一次投资+定投的组合方式,定投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平均投资成本,尤其适合长期养老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不仅能够实现养老钱的积少成多,补充退休后可确定领取的养老金,缴存当年还可以享受最高5400元的个税优惠,增厚账户的长期投资收益。根据政策,个人养老金账户上的资金可用于购买侧重长期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如专属的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保险、个人养老金理财、基金等。

在养老规划这件事上,宜早不宜迟,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为自己搭建起一座坚固的养老堡垒,无惧未来的风雨,从容地迈向幸福的晚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该文章仅限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剪辑。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华南财经网手机版 中国大财网手机版 中国华财网手机版 中华金融网手机版 东方财经网手机版 大众财经网手机版 齐鲁财经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