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高铁:聚焦职业教育蓝海,共筑多赢发展模式
2023年年初,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如今的高等教育体系跟市场需求脱节,不少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当,造成人才供需错配。
为此,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2021年10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202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施行,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党的 二 十 大 报告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后,2022年10月、12月,国务院连续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职业教育市场也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企业,如公职教培巨头华图、创办乡村振兴学院的好想你、专注于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的神州高铁子公司北神科技等。
产教融合共筑多赢模式
北神科技全称为北京神州高铁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行业龙头神州高铁旗下致力于职业教育培训板块的子公司。轨道交通作为重资产、专业性强的行业,其职业教培机构需要以大量的先进设备与资深教师为基础,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从业者。
基于母公司神州高铁央企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优势,以及26年来神州高铁在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检修装备行业的强大背景及品牌优势,北神科技与教育部、人社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协会等单位密切合作,在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这一领域描绘出了全新的蓝图。
通过资源平台搭建、行业部委资质获取等方式,北神科技面向轨道交通类院校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已与上百所院校建立联系,与约80所院校形成合作,与21家职业院校建立战略合作,与其中5家院校形成专业共建,与其中1家院校形成二级学院托管,与4家院校共建产业学院。
北神科技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很好地响应了 二 十 大 报告中提出的“产教融合”指导方向,实现了地方政府、院校、企业的优势互补,通过资源融合打造了高效率的教培方案。如2020年,其与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合作创办的神州高铁实训基地购买了25G型动车组客车,为学生提供完全实战型的培训课程,媒体高度评价“在我国车厢制造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种环境下学成毕业的学员,已经具备了“来之能战”的实操能力,到了企业可以直接上岗,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并降低了成本。这种合作为当地增加了就业岗位,为学校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让企业实现了业绩提升,整个行业更是得到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堪称典型的多赢模式。
职业教育蓝海市场大有可为
据德勤数据显示,2020年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专业技能类培训受限,但市场规模仍增长至6505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29亿元。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都拥有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就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接受学校偏重理论的职业教育,还要作为学徒在企业中完成偏重实操的职业培训,全部学习时间中超过一半是在企业中展开的,确保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获取未来工作中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而我国在这一块还有待提升: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5.9%。但从结构来看,研究型人才较多,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严重,现阶段中国、德国、美国应用型人才占比分别为44.4%、54.7%、67.6%。伴随国家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支持和投入,类似北神科技等拥有核心优势的企业已迎来广阔的蓝海市场。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除了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也需要各行业头部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市场的力量去引领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方面,北神科技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其成立4年来在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赛道发展迅速:2021年,获评“教育部第四批 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202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并获批作为联合主编单位参与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组织的《地方铁路专用线(专用线路)企业内燃机车驾驶员技能规范》编制工作,成为行业标准制订者。
更重要的是,北神科技与各大合作院校、机构在合作中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培训整体方案,能够打造稳定出产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兼备的应用型轨道交通人才的摇篮,致力于成为轨道交通领域内的黄埔军校。为此,北神科技也在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寻求更多元化的合作。
近日,北神科技与华图教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职业教育及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等领域展开合作。北神科技所取得的成功,不仅为职业教育行业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母公司神州高铁成功过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同时,北神科技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的政企合作,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等就推进职业教育进行深入洽谈,通过为地方政府提供院校服务、技能培训等业务,助力地方劳动力就业和产业发展,成功开启了政企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