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天工开万物,今有张小泉匠心
(《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
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向大家揭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民国初年,一有识之士偶然在海外发现《天工开物》译本,如获至宝将此书带回国内,广为印行,让这部历史经典重见天日。诞生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的《天工开物》为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倾力撰写,全书三卷十八篇,书中收录农业、手工业、机械、冶金、纺织、采矿等各类生产技术。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科学性技术著作。此书一出便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提升到世界前列。
(张小泉剪号旧址)
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往往有诸多巧合 。在明万历年间,安徽人张思佳将“张大隆”剪刀铺迁至杭州,在大井巷搭棚设灶,制作刀剪。明崇祯年间,张小泉从其父手中接过家业,并改号 “张小泉”,自此张小泉这一品牌在刀剪业广为流传。在长期的制刀制剪实践中,张小泉认真师承传统,又不断完善改进。在明朝开明的环境中,“镶钢锻制”工艺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剪刀制作在材料应用学意义上的专业课题。此前工匠制剪为全铁锻打,“镶钢锻制”在剪刀刃口处镶上一层钢,使其锋利耐磨的同时又便于弯曲造型,真正达到刚柔相济的绝妙效果。张小泉产品因选料上乘、做工精致闻名于世,并由此立下了“良钢精作”的祖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张小泉剪刀厂工作场景)
在过去刀剪工匠们都是“一只风箱一把锤,一块泥砖一只盆,一把榔头一条凳”,而这些原始制造手段在1958年成为了历史,新建成的张小泉剪刀厂,集中了杭州制剪业全部能工巧匠。张小泉人提出告别的原始手工历史,将机器制剪纳入生产。通过反复实验实践,成功试制出数个国内第一的刀剪加工机械。机器生产的成果,使张小泉的生产水平和技术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更是让张小泉后来成为中国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品牌,让刀剪非遗技艺流传至今。
(张小泉非遗传承人工作场景)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通知的颁布,面对传统刀剪制造的困境,小泉人又将目光投向了“智能制造”。2021年初,位于广东阳江的张小泉智能制造基地正式落成投产。这标志着中国刀剪在智能制造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
(张小泉广东阳江智能制造基地)
在精进不休的精神加持之下,如今倾力打造四条包含下料、水磨、开刃、包装的全自动生产线和ERP、MES等物联网智能调度平台,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物料流转,简化流程,完成从下料到包装“一线流”的设想与升级。形成了张小泉刀剪实验中心、智慧工厂、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三位一体协同配合的技术迭代体系。
古有万物开于人,今为往圣继绝学。每一个非遗技艺的背后都是每位工匠默默无闻,平凡而伟大的付出。张小泉将继承传统技艺和思维方法,铭记先人的业绩,激励吾辈在中国刀剪智能化道路上继续创新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