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大调整前抢先触底 洋河用2019换取更好的未来10年
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通常有两种境况,一种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另一种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在的洋河,显然属于后者。
而一旦成为后者,按照中国投资者追涨杀跌的老传统,洋河下滑,洋河不行了,就必然会成为很多投资者共同的恐慌。
但真是洋河不行了?用投资界大佬索罗斯话来回答就是:“市场几乎总是错的” 。这种错误往往都是没搞明白一个问题,判断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不能只从公司短期的投资收益看,而要从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与内在价值全面考虑。
从这点来看,洋河的退显然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并且从当前的白酒发展现状来看,酒企的普遍下滑将成为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在高库存风险普遍爆发之前,洋河抢先改革并触底,也展现出了洋河战略选择上的高瞻远瞩。
洋河为什么下滑
很多人质疑洋河的成长性,一个关键的点在于洋河下滑了。但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今天的下滑是被动下滑还是主动下滑?今天的下滑是否可以推断出明天也会下滑。
首先从洋河这次下滑的主因来看,主要是主动去库存导致的。在当今白酒市场普遍库存高企的背景下,选择不用压货的方式来催肥业绩,甚至敢于去库存,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率先开启“供给侧改革”,就意味你需要率先承受外界的质疑和压力。
实际上,去年来酒企和经销商“打款压货”的博弈,就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的“暗战”。而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这种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库存压力不会在一季度马上显现,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整体经济的承压,在未来几个季度中,除茅台等极少数酒企外,高库存的压力将不可避免的让酒企感到越来越沉重。
这就好像一颗悬在企业头上随时会引爆的雷点,只有越早解决才有可能轻装上阵,走出更有质地的发展节奏。反之,只会在掩耳盗铃的一时安乐后,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而洋河选择抢先触底的方式来化解这一问题,通过构建更具竞争优势的厂商新生态,实际上不仅让洋河在未来的战略选择上可以更加从容,也进一步强化了洋河的竞争优势。
存量竞争下的结构升级
其实严格来说,包括茅五洋泸在内,近三年来的销量情况,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从量的层面来看,中国白酒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个存量搏杀的时代。
但注意,虽然是存量搏杀,但结构却完全不同。这就好像一个学校,连续三年都只有100个人考上大学,但前年的100个人都是普通一本,去年的100个人有一半上了221,而今年的100个人不仅有一半上了985,而且还有几个清华北大。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其实就是现在酒企的写照。
虽然量是一样的量,但是高端产品的占比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是近几年白酒企业股价狂飙的根本所在。而洋河经过去年的改革,除库存和厂商关系得到巨大的缓解外,更重要的就在于洋河的产品结构实现了全面的升级。
尤其是作为高端大单品的升级版梦之蓝M6+, 不仅凭借“更多陈酒,醇厚有加;更大容量,尽享有加;精奢设计,典雅有加;科技防伪,保真有加”的更高品质、更高颜值和更高品位在高端白酒市场“一炮而红”,如今在开启全国化布局后,其代理权更是成为众多经销商的争夺焦点。
一如多份研报所显示的结论,基于江苏市场梦之蓝的快速增长,和省外市场梦之蓝销售占比的提高,梦之蓝已经成为了洋河实现下一轮增长的支撑点,而“梦之蓝M6+”的发展将会成为一大推动力。然而,“梦之蓝M6+”对洋河股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营收上的贡献,有行业专家认为,“梦之蓝M6+”身上显然寄予着洋河进一步深入布局高端市场的厚望。
尽管洋河的改革阵痛仍有可能延续至今年三季度,但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抢先触底,轻装上阵的洋河,在更好的厂商生态支撑下,叠加M6+大单品的助攻,下一个十年,显然正在为厚积薄发做出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