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健康 >

预防大于治疗|植得口腔儿牙医生建议,儿童龋齿早预防早治疗

  大众财经网   来源:大众财经网 www.dzcjw.com  发布时间:2021-03-15 11:24:00


 “能遇到这么好的医生,真是幸运”。近日,植得口腔金水院区儿牙科主任孟海燕医生收到一面锦旗,上写:“医术精湛、情暖人间”,寥寥数字饱含着患者家属满满的感激与信赖。

原来,荆女士的孩子牙齿龋坏严重,去过其他口腔机构看牙,孩子均由于恐惧表现出极大的抗拒,治疗根本无法开展。但随着牙齿问题越来越严重,荆女士打算带孩子来到植得口腔医院再试一试。没想到,在孟医生的耐心沟通引导下,孩子的情绪渐渐不那么抗拒,开始乖乖配合医生做治疗。看着一口小黑牙重新变得健康白亮,孩子变回了活泼的模样,荆女士更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夸赞孟医生技术好,服务贴心。

"把他们当做朋友一样耐心沟通交流,多用温情童趣的语言,少用冷冰冰的专业术语,看牙的时候播放动画片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手法轻柔,舒适化、情景化、沉浸式治疗模式,这是植得口腔儿童齿科的诊疗特色。"孟医生表示。

龋齿不容拖延 家长需提高重视

现在很多小朋友因为牙齿表面有一黑点,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反正要换掉的,就不太重视。但当小朋友来到医院治疗的时候,牙齿已经严重龋坏,到了要拔掉的地步。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市。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由此可见,儿童龋齿的患病率很高,特别是乳牙的患病率。

 

那么,儿童龋齿都有哪些危害呢?

咀嚼消化——乳牙不健康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若咀嚼功能低下,儿童的消化吸收也会遭受影响,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面容颜值——如果一侧牙齿龋坏疼痛不敢使用,因此会用另一侧咀嚼,长此以往养成偏侧咀嚼的习惯,影响颌面部骨骼发育,导致脸部肌肉不对称,进而影响颜值。

恒牙发育——乳牙龋坏若不及时治疗发展成牙髓炎症甚至根尖周炎,就有可能影响下方的恒牙胚发育,造成釉质发育不良。

恒牙萌出位置——乳牙是天然的间隙保持器,如果乳牙过早脱落,就有可能导致后方的牙齿迁移,将来继承恒牙有可能异位萌出,造成错颌。影响正常恒牙列的形成。

发音和吐字——乳牙龋坏(尤其是上前牙,也就是门牙)会影响美观和正常发音,对儿童心理的造成一定影响。

 

发现儿童患龋后的家长的正确应对方式有哪些?

第一: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儿童牙齿存在黑色牙垢、牙釉质损坏、或有小黑点等,应该及时就诊,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蛀牙。

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有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乳杆菌等,而研究发现哌威光动力对这些细菌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不会对软硬组织造成损伤,安全无副作用,无痛的治疗体验也能满足儿童口腔治疗的要求。

第二:做好口腔清洁

父母应该监督和帮助孩子刷牙,这样不但可以确保他们正确的洗刷每一颗牙齿,还可以确保他们将牙膏吐出来,不会发生误食。

此外,还能培养孩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保证乳牙和恒牙有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预防蛀牙,父母省心。

第三:健康而平衡的饮食

父母应该给孩子增加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生长的营养和矿物质,例如钙、磷和维生素D等。这些营养元素中的大部分都可以从牛奶、鸡蛋和鱼类等常规的饮食中获得,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此外,还要减少每日糖类饮料、糖果和烘培食品的摄入,孩子如果食用了这些含糖的饮料、食物等,之后必须立即漱口。

第四:定期看牙

经研究表明,部分孩童身体微量元素、内分泌、其他疾病、遗传性口腔疾病等因素都会引起继发龋的发生,即便是做了完善的治疗后,牙齿还会再次龋坏。所以,儿童口腔医生建议至少每6个月要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预防大于治疗

"预防大于治疗"。预防龋齿三部曲——刷牙、涂氟、窝沟封闭。龋齿最重要的是预防!

1、按时刷牙、使用牙线、及时漱口。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最重要也最简单易行的预防方式。

龋齿只有在菌斑存在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发生,因此有效的清除或控制牙菌斑是预防龋齿的重要环节。

2、使用氟化物。

包括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定期涂氟。

氟化物是临床上验证比较有效的预防龋齿的措施。其作用主要是局部加强牙齿结构,抑制牙齿脱矿,促进牙齿再矿化,从而预防龋齿。

3适当控制含糖食物。

糖是菌斑代谢产酸的原料,限制吃糖的总量可以起到减少龋齿的作用。

4、窝沟封闭。

特别是乳牙和易发生龋齿的恒牙都建议进行窝沟封闭,方法简单,无痛,无需麻醉,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

要想让宝宝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免受牙齿疼痛的侵害,就要从保护乳牙健康开始。植得口腔儿牙科将更好地将技术与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让孩子得到更优质的就诊体验,为孩子们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

  • 来源:和讯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众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众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大众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大众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大众财经网无关。4、大众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